第13部分(第1/4 页)
莩觯�馐歉杈缭河惺芬岳从�拥牡谝桓鲋泄�滞牛��币彩堑谝桓鲅侵蘩滞拧5蹦昵岬闹富蛹矣嗦》缍若骠孀呓�殖厥保���1000多名嘉宾爆发出热烈的掌声。120位中国音乐家演奏的曲子是由奥地利作曲家古斯塔夫·马勒(Gust* Mahler)在上世纪初创作的大型交响乐《大地之歌》。这是作曲家根据中国唐代诗人李白、孟浩然、王维的诗作编写的交响作品。在号称西方音乐圣殿的巴黎歌剧院选择这一曲目足见邓榕的一片苦心,但演奏这样中西合璧的“交响上品”难度很大。中国音乐家试图通过这样的演奏,显示其整体实力和推动中法文化交融。香港歌剧院院长、著名男高音独唱演员莫华伦和著名男低音、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廖昌永分别担任当晚《大地之歌》男高音和男低音。指挥家余隆的戏剧性指挥,刚柔相济的艺术手法,对每一个乐章、每一个音符一丝不苟的处理和中国艺术家的精湛演出,使《大地之歌》犹如一架品质非凡的音乐机器,令全场法兰西观众如醉如痴。
中国爱乐乐团在巴黎卡尔尼歌剧院演出获得巨大成功。作者与邓榕女士及其令爱合影留念。(2003年9月)“一流的演出,一流的指挥,一流的乐器及其表达的内容。”陪同邓榕出席晚会的法国文化部长阿亚贡如是说。赵进军大使感谢乐团的精彩演出,使法国公众提前强烈感受到中国文化年即将开始的浓厚气息。法国已故总统蓬皮杜的夫人、中法文化年混委会法方主席昂格雷米、华裔法兰西文学院士程抱一也都对演出作了很高的评价。我当时陪同邓榕向各界来宾致谢,邓榕很兴奋。她不仅为今晚的演出而兴奋,她也为中国艺术家自豪,为自己为中法友好做了一件有益的工作而高兴。这次演出本身是歌剧院方面商业运作的,但非常成功,可以说是我在文化年期间看到的最好的节目之一,这对于我们文化交流和文化企业走出去都极有借鉴意义。
中国在法文化年历时一年,活动涉及文学艺术、教育、科技、广播电视、图书出版、体育和旅游等300多个项目,举办地点从巴黎到外省,覆盖法国全境。活动有助于法国公众揭开古老中国的神秘面纱,领略多彩中国的风采神韵,见证现代中国的勃勃生机。这次活动之所以搞得有声有色,包罗万象,还在于我们得到了中央各部委和全国各级政府的热烈响应。我在使馆双边组,经常会碰到地方上的各级领导,希望为他们安排节目,展示他们的地域文化。此外,文化年搞得好,还有一个理念创新问题。像上面提到的中国爱乐乐团商演,用市场的手段,让法国人自己买票,确实比大使馆送票的效果要好得多。类似的商演还有由老佛爷百货公司组织的现代芭蕾“大红灯笼高高挂”、由格吕贝尔歌剧芭蕾舞演出经纪公司组织的金星舞蹈团“上海探戈”,以及中央民族乐团、中央芭蕾舞团、红星歌舞团、广州杂技团、北京现代舞蹈团和广州芭蕾舞团等商演均十分成功。理念创新还包括聘请法国媒体广告公司皮布里西斯公司(PUBLICIS)做文化年公关顾问。该公司专门抽出12个人负责这项活动,其中还包括1名中国实习生。文化年开幕前一天,从戴高乐机场到协和广场,从大拱门到凯旋门,中国文化年广告和展演海报遍布巴黎。其中,中国文化年标识广告牌格外醒目,它由法国女画家法比安·维尔迪埃设计,上半部分是一个黑色的狂草汉字“中”,代表着中国,在朱红底色的映衬下,神秘中透着灵气。下半部分为黑底衬托的金属银色汉字“法”,象征法兰西的朴素与严谨。这是一款设计独特且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标识,其形状恰似一枚中国传统的印章,这次“盖”在法国,下次“盖”在中国。
震撼法国社会的中国在法文化年(2)
应该说,法国各界对中国在法文化年倾注了极大的心血,他们始终热情高昂地参与了所有的活动,同时也给中方提供了许多很好的建议。担任中法文化年法方主席的是法兰西院士昂格雷米,总协调人是阿兰·隆柏,加上秘书索尼娅女士,他们在复杂的中法文化年组织工作中进行高效和游刃有余的协调。在爱丽舍宫,希拉克总统的文化顾问瓦莱丽·泰拉诺瓦女士还专门代表总统在国家权力的最高层次进行协调,从而保证了中国在法文化年的顺利进行。像举办“康熙时期的艺术展”这样的活动,将康熙和太阳王路易十四时期的中法文化交流安排在凡尔赛宫展览,不仅很有创意,也特别珍贵。像卢浮宫、奥塞博物馆、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等法国著名的艺术圣殿均举办了一次又一次有关中国的展览。一些中小展馆、剧场也不甘落后,与以李军同志为首的我文化年办公室频繁联系,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