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2/4 页)
有遭遇旱灾,土地还相当肥沃,但由于连年的战乱,土地基本都荒芜了。特别是明军占领的广宁锦一线,这几年大战不断,当地的居民不是逃入山海关内,就是被后金抓去当奴隶了,方圆几百里内基本上看不到人烟。
孙承宗正在组织军屯呢,就那也只能把每个城池四周的土地稍微打理一下,大部分农田还是空着的。
农民起义军前前后后、满打满算全加起来也不到一百万,那边的土地是绝对能养活他们的,再加上有几十万辽东军看着,想跑,那真是门都没有。至于他们会不会跑去投敌的问题朱慈炅也不担心,你参加农民起义军那是饿的没法,朕还可以当你是大明的子民饶你一回;如果你敢投降后金,那性质就不一样了,投降异族那就是汉奸、卖国贼,抓到了就是杀。
众人听到朱慈炅的解决方案以后无不拍案叫绝,大赞皇上英明,一时间整个大殿口水四溅,马屁如潮,拍的朱慈炅错点晕死过去。
他见这帮人越拍越来劲,大有马屁不绝之势,连忙一抬手,制止道:“好了好了,别光说这些没用的了,还是议议兵力部署和总督人选吧。”
众人见皇上已经把屁股收起来,亮出蹄子了,这才收拾心情,商议起正事来。
大家都是明白人,并不是那种只知道溜须拍马的奸妄小人,拍马屁,歌功颂德那只是例行公事而已,得有个度。现在皇上连蹄子都亮出来了,自然是没人敢再拍了,开玩笑呢,还拍,那一蹄子飞脸上,岂不砸的面目全非!
这兵力部署倒是好算,各省有多少州府在场每个人都知道,就算装备了新型燧发枪和手雷,一个州府最少也要派驻五千人马,不然压根就顶不住农民起义军的进攻。如果进攻都顶不住那守株待兔就没意义了,你还没围过来兔子就吃干抹净跑了,还守什么株待什么兔啊!
这样算下来,现有的兵力就不够了,西北地区总共才十来万军队,要实施守株待兔计划最少要二十万军队,所以众人提议再征兵十万,以确保计划顺利实施。
朱慈炅可没他们那么小气,要征兵那就使劲征呗,现在又不是没钱。再说现在也不是光平定西北就完事了,大明还有打不完的仗呢,这兵马自然是多多益善。
于是,朱慈炅小手一挥,满怀豪情的道:“十万哪里够,先征五十万吧,后面的大战还多着呢,剿贼就当是练兵了。”
众人也知道后面还有后金这块硬骨头要啃,自然不会反对,五十万就五十万呗,大明全盛的时候可有两百多万大军。正好西北各省留下的平民里面有一大半是军户,毕竟再大的自然灾害边境还是要防守的,原来大明的边军可有一百多万,征个五十万倒是不用愁兵源。
至于总督的人选,商议来,商议去,大家竟然都属意洪承畴出任陕西总督,左良玉出任山西总督!
开玩笑呢,这两个反骨仔,朱慈炅没把他们咔嚓了就算不错了,怎么可能让他们出任这么重要的两个位置。
最后朱慈炅力排众议,定下了各省的总督人选。
孙传庭任陕西总督,征兵十万,集中操练,原陕西兵马分驻各州府;
卢象升任山西总督,征兵十万,集中操练,原山西兵马分驻各州府;
秦翼明任四川总督,征兵五万,分驻各州府;
史可法任河南总督,征兵五万,分驻各州府;
秦拱明任湖广总督,征兵五万,分驻各州府;
洪承畴任江西总督,征兵五万,分驻各州府;
左良玉任贵州总督,征兵五万,分驻各州府;
京营再征兵五万,分驻北直隶各州府,仍由秦良玉统领;
另外山东各州府的防御由孙承宗负责,南直隶各州府的防御由郑芝龙负责。
这样算下来,新增的五十万大军再加上原来的禁卫军、边军、辽东军和江南军,大明的总兵力将达到恐怖的一百二十万,一年光军费就是三千六百万两!
要是换做一年以前,光是这军费就能让大明破产,但现在却完全不是问题了,新增的地租税和交易税就有将近一千六百万两,日兴隆一年赚个两千万两也不是问题,光这两样就能顶军费开支了。还有西洋商贸的收入,一年下来也有一千多万两,不过这钱也留不住,一百二十万大军现在也就能堪堪配齐刀箭而已,至于新型燧发枪,也就京营原来的五万多人装备上了,连辽东军都还没有装备呢。
王恭厂现在一个月才能堪堪生产一万把燧发枪,一年满打满算也就十二万把,要把一百二十万大军全部装备好得等十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