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部分(第2/4 页)
,他做的也不是什么一本万利的买卖,况且他心里还抱有疑虑,可是今日,他一大清早就赶来了,来了这里才发现这儿已是人山人海,据说昨天还有许多人等了一天也没有把嘉奖办下来,有人索性在这衙门口睡了一夜。
卢飞听了,心里暗暗咋舌,可是心里头对这嘉奖状又生出了几分期待,于是拼了命的挤上前,跟着这长龙一样的队伍一直耗了几个时辰。
他哪里知道,外头的商贾们痛苦,里头的徐谦和书吏们更加痛苦,虽然是痛并快乐着,收钱收到手软,可是里头的书办从清早到现在粒米未尽,连茶水都不敢喝多,喝了茶难免要放出来,他们连放水的功夫都没有。
好在卢飞已经渐渐接近了书吏房,眼看嘉奖状在望,心里不由暗喜,恰在这时,一个校尉打扮的人从外头冲散人群,朝里头冲进来,大叫道:“徐巡按,徐巡按,出事了,出大事了……”
………………………………………………………………………………………………………………………………………………………………………………………………………………
第三章送到,月初的时候,往往都是抢保底月票最激烈的,不过老虎是不好意思求了,老丈人千里迢迢从广东来这里住了大半个月,老虎一直没有陪他出去转一圈,所以打算明天陪他去庐山转转,明天,最少能更两章,其余时候,仍旧是三更,大家放心,明天欠下的一章,老虎在这个星期之内会来一个四更补回来。(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二百一十四章:有功要赏
前来报信的校尉乃是徐勇,徐勇从人海中排众而出,直接冲进大堂,看到了在案头上偷懒的徐谦,大吼一声:“午门那边出事了!”
徐谦立即打起精神,道:“急个什么,嚎丧一样,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咱们接下来要被拉去杀头,误了大事,看你怎么向我爹交代。”
徐谦这番训斥是有道理的,商贾买嘉奖令,其实买的就是信心,相信路政局能够长久,现在这堂兄徐勇咋咋呼呼,人家见了,还不知道会怎么想,这不是把送来的钱往外推?
徐勇挠挠头,脸上带着几分惭愧,讪讪道:“我刚才没有想到那么多,只是觉得这事太大,所以急着来报信了。”
徐谦被他打败了,若换做是徐寒或者徐福就不会这么冒失,不过好歹是亲戚,徐谦只得苦笑道:“堂兄坐下来说话吧,怎么了,出了什么事?”
徐勇连忙道:“午门那边传来消息,说是有许多人跑去了午门外头陈情。”
“陈情……”徐谦的心里不禁地咯噔了一下,心里不由地想,莫非大礼议已经提前开始了吗?接下来的节奏莫非就是廷杖?这时候该是黄锦那厮出马的时候吧。
可是他随即一想,又发现不对,因为此前并没有透露出什么风声,怎么可能说开始就开始,而且前几天他还见过皇帝,皇帝并没有提及这件事,按理来说,这大礼议不该一下子闹到不死不休的局面。
徐谦带着疑惑地向徐勇问道:“是谁陈情,陈的又是什么情?”
徐勇道:“去的都是些国公、侯爷、伯爷。还有一些世子,这些人一道跪在午门外头。说是叔父和堂弟有大功于朝,可是迟迟不见朝廷赏赐。他们看不下去了,所以……”
“我靠!”徐谦忍不住拍案而起,愤愤然地大骂:“这帮孙子这是要坑我啊,我和他们无冤无仇,他们跑去午门把我们父子拉下水做什么?具体是些什么人,你打听清楚了吗?”
这件事确实很严重,事实上,徐谦想做的是闷声发大财,虽然他在京师的名气已经开始传播。可是路政局这种事闹得越大就越有可能把他和老爷子推到风口浪尖上去,现在这些孙子倒是好,也不知犯了什么浑,大家素不相识,这群孙子却跑来坑人。
徐勇道:“有一个带头的,好像姓张,叫什么寿宁侯。”
徐谦恍然大悟,张鹤龄……张太后的亲兄弟,大明朝数一数二的皇亲国戚。徐谦不由想起上次入宫,自己回绝了张家小姐亲事的事,忍不住道:“这姓张的莫非是与我结仇,看我不顺眼。所以故意这样做,把我父子二人放在篝火架子上烤吧?”
可是细细一想,又觉得不该如此。姓张的是什么人,徐谦多少有些了解。虽然没见过真人,可是京师里头关于张家兄弟的传说实在太多。以这二人的智商能想出这种坑人的办法来?
他眯起眼,心里不由警惕:“莫非是张太后?张太后这么做又是什么意图?”
徐谦胡思乱想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