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部分(第2/4 页)
“怎么?”好不容易制造了这么个机会,嘉靖自然不依不饶,道:“徐卿竟是对朕有所隐瞒?”
隐瞒两个字说得隐晦,往重里说就是欺君了,这是告诉徐谦,无论你小子怎么样,都得答出个子丑寅卯来,别想耍赖。
徐谦叹口气,道:“学生以为,上至三皇,下至陛下,陛下的智慧在君王天子之中,当属第一,堪称绝顶。”
嘉靖愕然,咀嚼着徐谦的话,突然觉得这徐谦又在打算开溜。
徐谦继续道:“而学生虽然不才,却也有几分才智,与当今读书人相比,似乎也勉强称得上绝顶二字,因此学生以为,陛下聪明绝顶,学生也是聪明绝顶,陛下乃是帝王之中绝顶之人,学生乃读书人中的翘楚。”
嘉靖的脸抽搐了一下,有一种如鲠在喉的憋屈感,可是不得不说,徐谦的回答极为精彩,既奉承了他,又没有降低自己的格调,让人根本找不到丝毫的把柄。
只是嘉靖是鸡蛋里挑骨头的人,虽然对徐谦的急智已经佩服到极点,不过面上却不动声色,道:“朕是说朕与你相比,而非比之历代君王,朕要你回答的是,朕与你谁更过人。”
………………………………………………………………………………………………………………………………………………………………………………
第二章送到,看到月票在涨,老虎很欣慰,可是翻开其他的书,哎……别人涨得更厉害,那么,只好喊破喉咙也要继续叫了,月底了,求月票。(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五章:受命于天而受制于臣
原以为这句话会难倒徐谦,嘉靖自我感觉还是颇为良好的,只是他心里不免有些期待,且看看徐谦怎么说。
徐谦并没有让他失望,义正言辞地道:“陛下此言差矣,读书人之智在乎诗词文章,便是到了极限,那也不过是七步成诗。可是天子之智牵涉甚广,关系天下人的福祉,读书人有大智,无非不过是几篇精彩歌赋流传于世,可是天子有大智,则活人无数,造福苍生。因此学生斗胆,窃以为陛下拿自己的智慧来对比学生的智慧太不妥当。”
这话若是翻译过来,便是告诉嘉靖,你老人家还是不要攀比了吧,你我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你的智慧只能和帝王去类比,和我一个读书人比个什么劲?
嘉靖微微莞尔,哂笑道:“你的口舌很厉害,朕不如你,也罢,既然你能说出道理,那么朕就不比了。你方才说天子有大智,则活人无数,造福苍生,那么朕问你,朕有大智,苍生而何?”
徐谦心里叹口气,你确实是有大智,小小年纪就能和朝中这么多的老狐狸周旋,数十年不临朝,却可以把天下人都玩弄于鼓掌,可是……
徐谦此时又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反对,即告诉嘉靖,百姓们过得其实并不好,你这皇帝未必合格。要嘛就是支持,无非就是大献谄媚,颂扬一下吾皇圣德。
前者最容易触怒嘉靖,嘉靖是个极为敏感的人,很难接受这个答案。可是后者却也让徐谦犹豫了。
徐谦热衷功利没有错,徐谦脸皮厚比城墙也没有错。徐谦无耻,徐谦下流。这世上有许多恶意的名词都可以形容在徐谦身上,但是有一条,徐谦在踏出这一步时却是踟躇了。
他很坏,但是并不代表他可以没有下限,嘉靖是什么人,他比谁都清楚,若是巧言令色固然能得到丰厚回报,可是同样也会失去徐谦最后一点读书人的东西——节操!
虽然他经常拿利益当手足,拿节操当衣服。可是这并不代表徐谦忍心怂恿这个皇帝一条道路走到黑,眼看着他玩弄天下于鼓掌而不动声色,眼看他肆虐生灵而鼓励。若是如此,那么徐谦和严嵩,和刘瑾,又有什么区别?
他心里叹了口气,随即道:“陛下,学生有一个故事,陛下想听吗?”
嘉靖看他的脸色复杂。也觉得奇怪,其实双方都在小心地试探对方,嘉靖神经紧绷,道:“你说罢。”
徐谦道:“学生在杭州时有一个朋友叫王生。此人和学生一样,也是钱塘的生员,他很是聪明。便是学生见了他也甘拜下风,此人看书。能够做到过目不忘,往往洋洋千言。他只需目光掠过去,很快就能倒背如流,不只如此,他精通诗词,琴棋书画之道,学生处处都不如他,可是此次乡试,他却是名落孙山,而学生明明智慧不如他,也没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却侥幸中了案首,一举夺魁。”
这是一个小故事,甚至连小故事都算不上,只是这个故事说出来,嘉靖却陷入了深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