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4 页)
免嫌太重了一点,何况又是
纳妾。我于是婉谢了拿份金簿来请人写份子的朋友,另外派人到东安
市场杨本贤专门买卖礼幛的铺子,买了一整匹大红印花绸子,做了上
下款把全处七十余人一律写上送去。他在聚贤堂办事,把三面楼栏杆
用红绸喜幛一围,既醒眼又大方。我们同仁坐了六桌席,足吃足喝每
人份金不过花了四毛多。整个委员会一千多人,人人都憋着一肚子闷
气,我们耍了这一招儿,会里各厅处同仁,无不称快,虽然做得促狭点,
可是从此会里风习为之丕变,居然把撒网打秋风的恶习,乱发帖子的
风气硬是纠正过来。当时财务处长张剑侯跟我说,这样一来,财务处
的同仁借支立刻少了许多。这一举措可算对同仁一个德政。
办喜事请人证婚,早先在内地证婚人必定是送喜幛一悬,照规矩
主人家只收幛子款,而把喜幛璧回,因为已经烦劳人家证婚,不能再收
人家贺礼。婚礼告成,证婚人退席之后,立即车送回府。除非有特殊
关系,证婚人很少有坐下来人席的。内地饭馆的堂倌,都有这个训练,
一看证婚人退席,一定跟过来问清住址。照早年规矩,办喜事必定有
一桌酒送证婚人,接着问明酒席哪天送,是送到府上,还是到馆子里来
吃,这是当事人对证婚入的一点谢意。现在办喜事的,管你证婚人送
什么贺礼一律照收,婚礼举行过后,把证婚人跟介绍人、男女傧相、新
郎新娘、双方家长,往中间席上一让,来个大杂烩,也不知哪位诸葛亮
出的馊主意,还把新人夫妇让在首座。古人说:“新人人洞房,媒人扔
过墙。”现在还没入洞房,就把证婚人、介绍人一股脑儿备位下座了。
照理说婚礼告成,新妇已成进门媳妇,大马金刀坐在上席,让父母公婆
屈居下位,已经有欠妥当,再让证婚人、介绍人一并陪起陪坐,细想起
来实在有点差劲。于是有些有心人吁请“内政部”赶快订定婚丧喜庆
礼仪规范,可是喊了多年始终未见颁订,所望快马加鞭,早日实现,让
大家有所遵循就好了。
前两天文随波先生,在本报谈殡仪馆的灵堂外摆满了花圈花篮,
灵堂里挂满了挽联挽幛,不但靡费,而且白糟蹋笔墨白布。我的看法
是能送鲜花做的花圈花篮,还能给灵堂带来丝丝缕缕花香迷人的气
氛,送幅联幛,不管跟亡人生前交情如何,总要诌上两句以表哀思。不
晓得哪位高明之士,想出用塑料花做花圈,送者一文钱不能少,受之者
毫无所用,最后又回到殡仪馆,黄菊花变成灰菊花,蕊残瓣落,实在惨
不忍睹。丧事办完,这批塑料制品掸掸刷刷又成了串百家门的礼
品了。
近年办白事又有人发明送花车,车是三轮四轮皆有,七拼八凑光
怪陆离,反正能跟着送行行列开动不抛锚就行。当然租车扎花,比花
圈花篮价格又昂贵靡费多了,像送幅挽联,如果真是情文并茂,虽不能
传之千古,但至少还让吊者看看一生一死交情如何,似乎比这种塑料
花圈花车不华不实,还要稍胜一筹呢!不知大家以为如何。
蓝印 泥
前两天《联合报》登了任伯年画的钟馗,一幅盖的是红印章,一幅
盖的是蓝印章。我想在任伯年生前,还是讲究款式时代,在字画上盖
用蓝色印章,也许笔者所见者少,简直闻所未闻。从蓝印章连带想起
了用蓝印泥,我在台湾交往的南纸店、文具行、图章店也不在少数,真
还没看到哪家陈列有蓝色印泥的。
早年在内地丁忧守制,给人通函写信,或是私人文件需要盖上印
章的一律采用蓝印泥。有些讲究体制的人,给人写信用的信封,不用
官封(信封中间一条红签,现在已经少见,京剧舞台尚偶或见到)而改
用红框框,自己住址用蓝色。
有一次我接到一位近亲丁外艰守制给我的信,他把红框框也印成
蓝色,我连信都没拆,就给他原信退回。后来他问家母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