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1/4 页)
恋史,恨水就根据张宗两人言谈、神情、动作,安在所写《啼笑因缘》小
啼笑因缘85
说里了。这篇小说好像是登在《上海新闻报》的副刊《快活林》里。《上
海新闻报》、《申报》是当时上海拥有最多读者的两份报纸。小说还没
刊完,被郑正秋看中,认为是拍电影的绝佳题材,就请裘芭香、周剑云
两位,改写成分幕电影剧本,准备拍摄电影了。
民国卜六年胡蝶由“天一”转入“明星”后,邵醉翁首先利用日本技
术摄制了第一部片上发音有声片,为了与胡蝶赌气,并且把邵夫人陈
玉梅捧成天一台柱。联华的小生金焰被一批新潮观众捧成电影皇帝,
郑正秋、张石川不甘人后,透过报纸杂志宣传把胡蝶也捧,仁电影皇后
的宝座。
当时上海的大小电影公司虽有十五六家之多,可是论财力人才,
显然是明星、天一、联华三家鼎足三分的局面了。有一批拥护联华的
影迷说,联华的片子都是写实主义,走文艺路线,是最进步的影片公
司,而明星拍的《碎琴楼》、《红泪影》一类影片,始终走不出鸳鸯蝴蝶派
范围,已经不能满足观众需要,太落伍了。明星公司一看其势不祥,经
过智囊团的策划,由周剑云提出一个剧本《自由之花》,是把蔡松坡与
北平名妓小凤仙英雄美人故事,跟民族大义相结合的动人故事,希望
能借此提高影片水准,进而挽回明星早期在电影界领导群伦的声誉。
《自由之花》、《啼笑因缘》、《落霰孤鹜》三部都是以故都为背景的,
导演郑正秋为求场景真实,壮大声势,毅然决定这三部戏不惜增加开
支,全部出外景,远去北平拍摄,派洪深跟董天涯为先遣部队,先到北
平去联络布置。洪在北平跟高逸安(言菊朋夫人)拍过《旧世京华》,算
是识途老马,他带着董天涯一到北平,就在三海、中央公园、颐和园展
开勘察外景工作。等准备工作大致就绪,外景队一行四十余人就搭乘
京浦快车,浩浩荡荡来到了北平。此行原本是由郑正秋领队,不巧他
又犯了老毛病,喘哮不停,临时只好换了张石川领队,郑留在上海
疗养。
明星公司计划在北平拍的三部影片:《自由之花》是郑正秋倾全力
制作的有声片;《啼笑因缘》是间歇音响效果,所谓“配音片”;《落霞孤
鹜》则仍旧是部无声电影。外景队到达北平之前,早由高逸安给租妥
东四牌楼一所宅子,据说是逊清一位王公府邸,长廊邃室,院宽室明,
银灯珠箔,备极华丽,每人可以各据一室,比住旅馆要豁亮舒适多了!
不过四个美籍技师吃不惯中餐,于是只好让他们住东交民巷六国
饭店。
外景队演职员都是第一次来到北平,几曾见过那些碧殿丹垣、翠
瓦金铺,大家一面工作..一面畅游各处古迹名胜,不知不觉一晃过了两
个多月。先是夏佩珍发现,所有带来衣饰,全部紧绷绷嫌小,各位女星
一个个也不例外,大家只好尽量节食减肥。严月娴每餐只喝不放糟的
柠檬水一杯,晚餐吃两片白面包,两星期下来,她居然瘦了十一磅。
就在大家兴高采烈拍摄电影尽兴游乐,《啼笑因缘》影片进度也已
拍了一半的时候,恰巧教育部所拟电影检查法及审核标准,此时送往
立法院审查通过,正式公布实施。法令新颁,而郑正秋、张石川、周剑
云这几位明星公司负责人,素来对于法令不十分注意,改编登记出版
小说的合法摄制,应先取得摄制权的手续也未办理。这件事被大中国
电影公司经理顾无为窥知内情,于是以迅雷不及掩耳快速手法,向内
政、教育两部申请登记。等取得合法摄制权后,就在上海申、新两报以
巨大篇幅刊登拍摄《啼笑因缘》的预告。
郑正秋看到报纸才知事态严重,马上以电报函件告知在北平的张
石川。张素以老练稳健著称,可是遇上这种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一
时也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