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页)
反映却并非如此。在20世纪80年代,一家钢铁厂的厂长曾在大会上号召全厂的供销员向他学习:“如果我们都能向小张同志这样做事情,我们就没有推销不出去的产品。”由此,“小张”一个人的业务曾一度占到公司总业绩的一半。
骄人的业绩让张维功有机会晋升为管理者。他的管理生涯是从营业部副股长、股长开始的,然后是市级分公司的副科长、科长、副总第二章阳光的种子。
经理、总经理,乃至省级公司副总经理、保监会监管局的领导。张维功成长中需要经历的台阶一个都没有落下,而且业绩出色。
一个典型的案例可以看到张维功出色的管理能力和策略能力。在担任人保潍坊分公司总经理期间,他节约了两年的经费加上上级公司的支持,建成了据说是该系统内迄今为止最为漂亮的办公庭院。他曾最早实施大树移栽,并把院内大树、花木的命名权拍卖给了员工,如今,这些树木已然成荫。早在1997年,他就在员工中推行了“有话直说”、“模拟下岗”、“准总经理”等当时看来十分新鲜而又激动人心的创新改革举措以及文化治司等活动。
“在山东人保任副总经理分管人事工作期间,他主持了当时省公司机关十几年来最大的一次人事改革。由于人保属于国有企业,在人事改革上十几年没有大的动作,积累的问题特别多,难事、烦事特别多,几乎没人敢碰。他带领我们一起历时3个多月,打了一个漂亮的改革战役。为了摸透情况,他利用晚上的时间与省公司机关近200名员工逐一进行谈话:夜里12点之前谈50岁以上的人;零点以后谈50岁以下的人,每个人不少于2个小时。就这样连续谈了两个多月,他都是每天凌晨三四点钟休息。由于情况吃得透,改革意义讲得到位,一大批老处长自愿退居二线,一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当时参与人事改革的李科回忆说。
不难想象,在这种改革过程中,张维功会打造出一支坚强的团队。
在这个被西方人称为“搬动一张凳子都要付出代价”的国家,张维功却在每一个地方都有改革实绩出现。所以我们也更能理解,为什么在阳光保险那个零点、最艰难的日子里,张维功所组建的团队也没有散去。
追求理想的人注定要为理想“埋单”。理想主义者能成事,但理想主义者的弱点是往往原则性太强。因为这一点,张维功和他的团队,注定要承受更大的磨难。
张维功于2004年的“下海”,在他眼里有的是机会来施展心中的抱负。在中国尚属新生事物的保险业,其实在加入世贸组织谈判的时候就给中国人展露过它在成熟市场经济中庞大的身躯。 txt小说上传分享
阳光的种子(3)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代表龙永图在离职后曾经这样描述国外保险业的地位:在中美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双边谈判中,美国代表团居然把AIG可以在中国几个城市享受独资的寿险公司地位,作为一个条件来与中方谈判。最后,在*总理的直接干预下,格林伯格通过美国谈判代表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在中国拥有一家AIG全资子公司。
正是通过这次谈判,龙永图表述说,他知道了保险对于整个美国经济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个产业是美国最大的机构投资者,涉及美国乃至西方世界国家的千家万户,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龙永图表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最艰难的部分是保险,而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最后的一个堡垒也是在保险的领域里面完成的。”
美方对中国保险市场的看好,通过格林伯格与同僚之间的谈话可窥见一斑。当格林伯格被问及为什么要在这个问题上投入如此之多的时间时,格林伯格回答说:“并没有投入太长的时间,只是觉得一个拥有超过10亿人口的国家一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
2001年11月10日,世贸组织通过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法律文件。
11月22日,中国保监会公布了“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保险对外承诺”。这使得保险业成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第一个公布加入世贸组织承诺的行业。
同日,中国政府批准了8家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的经营许可,而这8家机构随之进入中国。很明显,它们看好市场经济在中国的未来,同第二章阳光的种子。
样也看好中国保险业的未来。3年之后的2004年,整个国内保险市场向国外全面开放。
反观国内的保险业,相形之下真可谓是一个幼稚产业。在加入世贸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