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2/4 页)
托找调军粮去。马上就要打大仗了,袁术承诺的粮草却迟迟未能运到,前敌主将孙坚心里有点发毛,所以对公仇之行格外重视,召集鲁阳的所有官员属吏,专门在城外搭了营帐,举行宴会给公仇送行,给足了公仇面子。
其实这面子是给袁术的,大家谁都明白,这是在变相向袁术宣誓效忠呢。不过那董卓的部队也太不给面子了,酒未过一巡,欢送词还没宣读,那徐荣的先头部队竟然到了。
西凉骑兵!众官像是羊羔见了狼群,一下乱了,都想抢先跑进城去,积极守城么,没啥值得责怪的。
孙坚就是孙坚,半世英名岂能丢在这鲁阳城门口?大喝一声:“哪个乱动立斩!继续饮酒,仪仗队的表演别停顿!”
徐荣的先头部队看到敌人在自己的马前宴会,旁若无人的饮酒作乐,一时懵了,勒住了马,等大部队到齐再说吧,看你这露天酒宴散不散场!
骑兵部队行动就是迅速,一会儿工夫竟然万余骑集到了城下。孙坚呢?谈笑自若,犹如没看见西凉兵的到来;号称中国第一精锐的西凉铁骑更傻眼了:这孙坚真是见面胜似闻名啊,这是没把我们西凉兵放在眼里呀,冲上去,剁了他!
别,肯定是人家有备无患,人家明支了一张网,咱别主动去钻了。于是后队变成前队,徐徐而退,部队不慌不乱,井然有序,不愧是闻名全国的西凉铁骑,未损一骑,安全撤退了。
在面无人色的众官退进城内之后,孙坚才向惊魂未定的下属说:
“刚才假如争抢着进城,官员怎会抢得过士兵?我们又如何快得过西凉骑兵?”
由此看,第一个把空城计用于实战的应该是孙坚才对,不是后来的诸葛亮,更不是曹操。
那曾全歼过曹操部队的徐荣如果知道了今天的一幕,肯定会先搧自己一个耳光,再宰了今天带队的先锋官,不过良机既然已错过,后悔后面历来跟随着“莫及”二字,鲁阳的机会没抓住,看你孙坚还能躲得过梁东城?
子金山侃史之曹操——阿瞒出道 (51)
东汉初平二年(公元191年)二月;孙坚率十万大军直击洛阳。
这时的南阳太守袁术对孙坚是大胆使用的,自己的全部家当几乎全部交给了孙坚,南阳、鲁阳二郡的全部军马的指挥权交到了孙坚手上,使孙坚的长沙军一下膨胀到了十万之众;以两郡之所有财力物力供应孙坚部队的军需,又请示东汉中央政府落实了孙坚豫州刺史、破虏将军的官位,使孙坚名至实归。
大家注意到了吗?向被###的敌人请示封官(当时的所谓朝廷其实就是董卓),这也算是东汉末年的一道独特的官场风景,是绝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封建主义。以后的曹操也是照此方抓的药,直到汉献帝免了自己的皇帝头衔,才不得不暂停了这套虚礼。
董卓呢?还真就颁发了委任状。给自己的敌人封官是什么样的心情?大概有人认为肯定是极不乐意——不然,俺认为老董当时的感觉绝对极“爽”:小样儿,还造我的反?连官不都得由本太师批示。
还有一方面原因,你董卓封不封的人家这官都是要做的,空头人情,不送白不送。
对了,这里补充一句:这时的董卓又挖空心思给自己提了一级,当了太师了,一般这个尊位是专给皇帝老丈人留的,董卓给自己戴这顶帽子无非是强调比皇帝高一辈罢了。
还是说孙坚,虽然成了别人的家奴,但实际上是当了大官,指挥着十万大军,部队番号也随他的职务改称为豫州军。真估不透现在的孙坚内心情感,是乐?是羞?是苦?是酸?仰或兼而有之?
孙坚大军到了梁东,西凉军的徐荣也到了梁东,一方是兵精粮足的十万大军;一方是狂傲无比的两万西凉铁骑;按孙子兵法上的提示:“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现在应该是孙坚攻必胜了,谁知偏遇上了个不按孙子兵法出牌的徐荣,这胜负就难说了。
那徐荣大概没用心钻研过孙子兵法,一到梁东,竟然不管三七二十一,置城外的数万敌军而不顾,散开一万骑兵包围了梁东!摆出了一副马上用骑兵攻城的架势。
孙坚大怒:“匹夫安敢欺我!”
这事是明摆着的,徐荣就压根儿没把勇冠天下的孙坚和他率领的十万大军放在眼里,你以为孙坚是浪得虚名?那十万豫州军都是来观摩学习的?徐荣是狂妄轻敌吗?非也。
徐荣是把孙坚琢磨透了才来的这一手不讲理的战法。
就孙坚目前的心理来说:这是归顺袁术后的第一仗,人家可是把看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