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页)
的画外音:
“妈妈说,爸爸当时很忙,很难抽出空儿来看我… …”
(注:以上三首文化大革命歌曲分别是《东风吹》、《革命的同志,快来和我握手!》、《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好》。)
○ 外景 白天 大街上
妈妈领着小春生穿过大街。
路口的红绿灯在亮着。
可奇怪的是居然是红灯行,绿灯停!
(注:据称,当时是为了保证祖国山河一片红。巨汗!强!)
两辆自行车前后撞在了一起,骑车人摔倒了,自行车也倒在了地上。
两人狼狈地各自爬起来,一个人指了指那红绿灯,两人相顾苦笑无言。
这时,有一大队学生队伍开了过来。
路被堵住了。
几队穿着军便装、胸佩毛主席像章、扎着腰带的学生们正在行进中。
有的打着红旗,有的呼着口号,有的撒着传单… …
一个学生干部模样的男学生脖套腰挎着一架手风琴弹奏着… …
他的旁边还有几个学生推拉着辆人力三轮车,车上有锣鼓等乐器… …
一队由女学生组成的方阵不时变换着队型,手里都拿着个红本本唱着歌并跳着一种奇怪的舞蹈还不时地呼着口号… …
“敬爱的毛主席
我们心中的红太阳
我们心中的红太阳
我们有多少贴心的话儿要对您讲
我们有多少热情的歌儿要对您唱
哎——
千万颗红心在激烈地跳动
千万张笑脸迎着红太阳
(注:也可唱做,千万朵葵花向着红太阳。另一版本的歌词。或另一段的歌词。)
我们衷心祝愿您老人家
万寿无疆
万寿无疆
万寿无疆!”
… … … …
(注:这首歌的名字是《敬爱的毛主席》,也可叫做《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词作者刘鸿儒,曲作者李劫夫。李劫夫是为毛主席语录谱曲第一人,自此一发而不可收,红极一时。而词作者刘鸿儒当时是在云南边境勐定“无名山”国际支左老挝,在1967年2月一天晚上的篝火晚会上即兴所作的诗歌。他的这首诗歌和其他诗歌一起寄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当时的署名是“集体作词”。播出后,李劫夫将其中的一首谱成歌曲发表在《人民日报》上。从而唱遍了全国。1967年夏天刘鸿儒回老家纳溪探亲,才吃惊地发现大街小巷都在跳“忠字舞”,而跳“忠字舞”所唱的歌竟是由他作词的那首《敬爱的毛主席》。刘鸿儒1969年从部队转业后回到四川,先到成都,后去泸州,他为人低调,从不对外人提起他是词作者这件事。改革开放后的1991年的一天,和好友们唱卡拉OK时,翻阅歌单发现并下意识地点唱了那首歌曲《敬爱的毛主席》,演唱中遥想当年,鼻子一酸,流下了眼泪,朋友们诧异地问他怎么回事,他脱口而出说,我想起当时写这首歌词时的情景。沉默良久,刘鸿儒第一次向外人透露了实情,那歌词是我写的。自此,人们始知之。)
女学生们接着表演着:
“拿起笔
做刀枪
集中火力打黑帮
革命师生齐造反
文化大革命当闯将!
忠于毛主席忠于党
刀山火海我敢闯
革命后代举红旗
主席思想放光芒!
歌唱毛主席歌唱党
党是我们亲爹娘
谁要敢说党不好
马上叫他见阎王!
念白:杀!杀!杀!——嘿!——
革命无罪,造反有理!
革命无罪,造反有理!
革命无罪,造反有理!”
她们边唱边跳边喊着口号,并有节奏地挥舞着手中的毛主席语录… …
(注:这首歌的名字是《革命造反歌》。)
小春生一只手拉着妈妈的手,一只手里捏着一根外面用浅褐色草纸包着的金黄色的油条。
他一边大口地嚼着松脆的油条,一边含混不清地问到:
“唔,妈妈,他们在干什么啊?… …唔——,是… …是在玩儿游戏吗?… …”
妈妈迟疑了一下。
“啊… …对… …对!玩儿… …玩儿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