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页)
也很鄙视周围那些看热闹的,正在踌躇满志的思考是迎战还是逃跑的时候,见那人冲我就扑了过来,我躲,他趴在地上狗啃泥巴了,倒的我莫名其妙,我还没伸手呢,那女生也不知道在什么时候逃之夭夭了。
“嘿,这世道,我这通见义勇为的事儿闹的。”
我反应过来,那身高马大的叫嚣自己多钱买了那双鞋的那位是被人从身后推倒的,赤楞着往起爬呢,
“还不跑”——我被人拉着往出逃了,人多的地儿,逃跑真不容易,恰恰人多的地儿,追个人也不容易,没头没脑的被拉着出去蹭的钻进了出租车,溜了,这闲事儿管的。怂到家了,差点挨了大嘴巴子,刚才那位怎么看怎么像是体育健将,没准儿将来培养一下能入国家队,赶着2008奥运会给国家争光,可惜了。
“去哪儿”司机问,车往前开着,没问清楚就瞎开,这人
“去哪儿”我和那个人同时问,“呀,是你啊”还是那位和我刚才在二楼看蚂蚁的。
“你现在才知道,这眼神儿,差点儿,是不是刚才你真踩人家。你住哪儿啊”
“东棉花胡同,你呢”
“金鱼胡同”
“近着呢,那去王府井吧”
也只能这样,夏天的风景,没啥值得欣赏,好多的人,也不嫌晒的慌,出来乱晃荡啥,怪不得总堵车,都是这帮没事儿压马路的人闹的。
下车的时候,我给了钱,不想落他人情,虽然是一个匆匆遇见的人,不过看他还是挺仗义的份儿上,我说了声“刚才够意思”就扬长而去了。
东华门的小吃一条街,有空一定狠狠猛搓一顿,我走在回去的路上心里这样想。
……一群蚂蚁,急着在那搬家,一只蚂蚁,希望长出翅膀………
作者有话要说:
☆、第 2 章
有人说我,白在这儿念书年了四年,感觉就和才来似的,走哪哪都是骗子热衷的对象,回到住处,我找来了镜子照,感觉也不像他们说的那样,为什么他们有那种感觉!
“老子捱这儿四年了”我大声的吼叫着,屋外窗台上的麻雀扑棱棱的惊飞了,我笑。换工作很寻常,挤人才市场也很寻常,不过逃命一样还是不很寻常的,想想刚才那一幕还觉着后怕,那家伙那块头,再来一个我也不是个儿。看来逃跑并不是一件值得羞耻的事情,就像我现在毫发无伤,也许不会变通,被打掉两根门牙,才是愚蠢的。我告诉自己该当机立断不能再犹豫了。
我的窗户外面有一棵枣树,在这夏天很好的遮挡着外面的阳光,凡事都有利弊,逃避了些许的酷暑,换来的是不开眼的知了有一声没一声的叫唤,烦死了,
“成天吊儿郎当的,也不学学你哥哥,看看你那样儿,上哪儿疯去了,明儿把那头发给我弄黑了,绿毛鹦鹉似的,赶明儿夜里出去再惊着街坊邻居,”
“有你这么说孩子的,都多会儿年月了,还说这个,他成天挨家,你看着不眼晕啊,来,顺儿吃饭,先给爸出去买瓶儿啤酒去,冰镇的啊”
外头是房东老太太和老爷子为了他们小儿子的事儿拌嘴,就和知了一样。
那顺儿好像比我大几岁,潮的不得了,每天整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好像最近又寻思着和人合伙儿搞乐队唱歌,我感觉,他那条件,去参加啦啦队合适些。
像顺儿这样生在北京的,有一个突出的好处,就是在这集天下繁华之处有个家,不像我们这些飘着的,飘一辈子,大多数人永远在别人的屋檐底下,事先拼命的学习、考大学也就为了来这天下繁华的地方,其实来了,才发现我们之前挣命似的挣扎,到头来无非是和这些小孩儿获得了一样的生活环境,且还是有差距。说不出来。 我们花费十数年的努力换来的东西,其实他们出生的那天就自带了,算是不劳而获。
手机响了,家。
“你弟弟升高三呀,中秋回来不” 我妈,一个十分爱唠叨的老太太,同时也具备了所有女性的美德在身上。
“不知道,到时候看吧”我不知道,我弟弟升学和我中秋回家不回家有啥关系,每次打来电话我妈都要例行公事一样没头没脸的说一顿我弟弟的近况,饶这么着,我弟弟还总说,我妈偏心我。
“你回来的时候,顺便给你弟弟买些保健品,补补脑子,那孩儿学习学的可怜,成宿成宿的熬夜,那是什么名儿来着,看我都给忘了”
“知道了,这儿齐全,只要有钱啥都能买到,要是我回不去,邮寄回去也成”我答应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