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3/4 页)
很好的,谁知道你马上就暴露了。如果宋国和其他四国一同一鼓作气把郑国给灭了,皮之不存、毛之焉附?只要郑国不灭,那么公子冯就仍然有安身之处。你恶狗抢屎一般冲着公子冯去了,反而两头都逮不住,兵凶战危,优势的时候没有胜利,等到劣势的时候你还能有什么作为?
我们在转过来看看公子冯,作为政治筹码的人,没有自己的命运,你的未来掌握在对你感兴趣的双方手中。虽然郑庄公把公子冯移居到了长葛,但是宋殇公如果不用那么猴急,同时具有足够的智慧看得清、看得远,那么他留下来和卫国州吁他们一同猛攻郑国荥阳,即使最终灭不了郑国,卫国州吁也不会害怕战事未卜,进而急于回国。那么,但是为了减轻自己的防守压力,公子冯的作用那就是郑国和宋国单方面和谈的底牌,最终那个只有利益没有人情的郑庄公,一定又会将公子冯从还没有熟悉居家环境的长葛给移回来,作为宋国撤军的条件。所以说啊,这个时候,公子冯的命运是决定在宋殇公的手里,可是他选择了对最佳策略的放弃,历史不容许你回头……
宋军转而进攻长葛,那么剩下的四国对郑的战事也就没有持续了多久,各自回国了。反而最后还滞留在郑国的就是宋军,这下宋军可是孤军作战了,面对一个宋国不可怕,郑国作出了坚决地抵抗,宋军最终也回去了,宋殇公并没有得到预计中的子冯的尸体……据《左传》记载,此后宋殇公为了那具梦寐以求的尸体,又针对长葛这个地方发动了多次战争,可是公子冯依旧在郑国好好活着,活得比以前是惊险了一点,可是也添加了许多人生的色彩。最终,宋殇公迎来了郑庄公假天子之名的全面反击,这次攻守的双方换位了,效果却天壤之别,宋国受到了削地的惩罚,而且大大吃了一个哑巴亏,与此同时,还在郑国好吃好喝的公子冯,离他乾坤大挪移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了……
第六章 宋庄公(三)
第六章 宋庄公
(三)
宋殇公短短的一生,在位只有九年时间,却发动了多次的对外战争,尤其是针对郑国的战争。可是,用心去分析他的对郑战争,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他的堂弟公子冯。当然,他绝对不是因为要去看望堂弟,或者是害怕郑庄公虐待堂弟,明确的说,他要的就是堂弟公子冯的那具美丽尸体。
自古以来对于一把手位置的争夺都是残酷的,淡泊名利和清心寡欲两个词语,永远不可能用来形容政坛人物。前面已经介绍过了宋国最近几代国君地位的历史遗留问题,这些问题堆积起来的结果就是必然引发宋国这一系列的动荡,根据角色的地位,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一切手段都是正当的。可是,最好笑的地方就在这里,宋国相对中原国家来说,确实是大国,爵位也很高,而且经过几代君主的励精图治,确实发展得兵强马壮、令人生畏。然而,到了宋殇公这为君主的时候,吃着前辈们的老本,想着出奔的堂弟,终于将殷商血脉的武装再次奔驰在这片大地上,原本应该收到巨大的成果的,特别是对付这个立国不过三代人的郑国,更应该游刃有余了。但是,结果却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宋军不但没有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反而这仗打得一仗不如一仗,以至于宋国的这种作战精神严重影响到一千多年以后的宋王朝!
一直力挺公子冯的郑庄公可是东周初期最硬的柿子,可是这个宋殇公非要去捏,非要去不依不饶地捏,这下好了,堂弟没有拿下(当然和他自己的谋略水平有关系),反倒是把郑庄公招惹来了。等到卫国国内大乱、自顾不暇,郑国和周边国家外交取得稳定成果的时候,郑庄公这下腾出手来了,可以大大咧咧地叼一支烟,不经意地向群臣问道:“你们说,近年来趁老子忙不过来,谁最爱骚扰我们?”群臣们一致将手指向东方,答道:“东边那个宋国呗!”然后,郑庄公恍然大悟道:“哦!那是不是该我们主动去练两手了?”周桓王这个天子在浑然不觉中,名头被盗,然而在根本没有姓名权保护的意识下,这个问题可大可小,那齐国和鲁国也不知是真还是假就被郑庄公忽悠着一齐挥师攻宋,宋殇公傻眼了……
这件事情前面说过了,这里不再赘述,战争的结果是宋殇公眼睁睁地看着三国在自己的国土内横行无忌,而且自己满怀全部希望派出去偷袭郑国荥阳的孔父嘉还莫名其妙地在戴国城下遭到了灭顶之灾,整个宋国上下那个震惊哪!在战争岁月里,战争的结果就是对一个领导人执政水平的最好检测,确实这样,在乱世里再怎么勤政爱民、立言立德都不是最主要的,你只要能够把仗打赢就ok,就good,就是优秀的!中国孔圣人和西方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