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1/4 页)
为了这个开通仪式,秘书科张罗了一段时间,我被要求负责拟写局长在县电视台的公开讲话稿以及在开通仪式上的讲话稿,从而进行
“有警必出、有险必救、有难必帮、有求必应”的郑重承诺。
就这样,我揣摩了许久,理出了写好这个文章的思路。然后一挥而就,两三页刷刷刷地就完成了。仔细读读,自我感觉还很满意,便工工整整地誉写了一遍,上班后,交给了科长。
科长说,你去忙别的吧,我先看看。
下午,科长把改动过的文稿交给我重新誉写。我一看就傻了眼,上边改得密密麻麻的,由我起草的文稿面目全非。我羞愧难当,在整理的过程中,发现自己起草的文字中,确实有不少毛病。
这时我才发现这个科长的确名不虚传,看他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其实是种大智若愚,深藏不露的超级状态。看他改的材料,寥寥数笔,能把观点立起来,活生生的,这真是一种了不起的本事。
我不敢有所矫情,山外青山楼外楼,再怎么样人家可是爬了一辈子的格子。
我很快照科长修改后的誉写好了,给局长审阅,局长没有什么修改,就交待我去打印了。
6月28日,万里无云,夏日的太阳明晃晃地照射下来,公安局院子里一片沸腾,县里大部分在家的领导都来了,社会各界也来了不少的代表,机关的民警都被要求着警服整齐划一地排成一个方阵,巡警队的则钢盔警棍武装带的都扎上了。
丁政委是带兵的出身,他以洪亮的声音宣布仪式开始,顿时鞭炮齐鸣,锣鼓喧天,末了,吴局长郑重宣布:“在县委县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盼望已久的110报警指挥中心终于成立了”
我看到请来的地区、县电视台的记者正在忙碌,便舒了一口气,继续听局长讲到:“110”接警后,将按照“有警必接、有险必救、有难必帮、有求必应”的服务宗旨,指示处警单位派出处勤力量赶往现场处警,并要求做到县城范围内5分钟赶到,在郊区10分钟以内,在农村以最快速度到达现场实施先期处警
一片掌声过后,局领导陪着县委书记和县长等领导饶有兴致地参观了位于四楼的“110”报警服务中心。这个投资几十万的“110”报警服务中心就设在通讯科的机房里,不大的房间经过一番装修和配置了一批现代化的电脑设备,看上去还有些像现代化的指挥中心。
参观完了下楼后,县长饶有兴趣地掏出“大哥大”,这里要说明一下,那个时候使用手机,其“含金量”是大不一样的,这说明了一个人的地位。最初的手机就叫“大哥大”,像块砖头一样,到后来上市的也只有西门子和摩托罗拉8200两种,售价一万多元。当时能拥有“大哥大”的为数寥寥,基本上就是县领导和一些好一点的局的局长和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有权拥有,还好,公安局的领导班子成员每人都配备了一个,以工作需要为名。
个子不高、年纪四十多的县长用“大哥大”拨了“1、1、0”三个数字,很快就接通了,当他听到接警员温柔的声音,咧开嘴笑了。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一县之长,虽然很多次拟写的报告材料都要写上呈报县委书记、县长,但近距离地接触算是第一次,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后来会跟这个县长有不解之缘。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2
大会之后,110成为了县委县政府的一项“民心工程”和一项公益性事业开始了它的使命。
为了使承诺兑现,“110”有24小时坚守岗位的值班员,巡警队每时每刻都有人值班,在县城范围内5分钟赶到,在郊区10分钟以内赶到现场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好几次,有些县领导和人大那帮老头子为了考证110的战斗力,假装报案拨通了报警电话,还好,基本上都在承诺的时间里赶到,处警队的合格表现使吴局长脸上也很有光彩,局长便经常在大会小会上表扬。
我就住在公安局办公楼四楼,经常看到一楼的110指挥中心处警队的战友枕戈待旦,在接警后手忙脚乱地冲出值班室,跳上110警车,然后一拉警报,在一溜烟中往事发现场疾驰而去。心里便说这几分钟搞得兄弟们这么紧张。
因为110是新鲜事物,在报纸上常常看到关于110的文章,说什么大家都把“110”成了随意涂抹的“万金油”,有青年男子到粮店买大米背不动打“110”;有居民外出旅游,怕把家里喂养的一只狗饿着,竟也拨打“110”求助;夫妻吵口打架,拨打“110”;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