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1/4 页)
沈秋暝跟着林知非进去,只见空空一间斗室,内中只有一张香案,案后挂着元始天尊造像。张知妄背对二人站着,方才早课时的道袍还未及褪去。沈秋暝瞅着那道袍咋舌——锦缎为底,金丝银线,甚至还以禽羽绣着鹤形暗纹。或是不必掩饰身份行迹,到了云台山后,张知妄不再刻意敛去一身气势,甚至反而行事更加张扬,生怕别人不知他张知妄率着鹤鸣上下到了汉中。昨日在客堂再遇张知妄,沈秋暝几乎没认出他来,儿时张知妄不过是个孤僻小童,之前一块赶路逃命又是风尘仆仆、朝不保夕,哪儿还有闲暇收拾仪容?可如今再看张知妄才见其超逸风仪,可谓站如崖边孤松、坐如明堂黄钟、行如太古长风,再想想身量矮小、貌不惊人的冲和道长,光是一块站着后者便大失面子,更不用提昨日被驳得面红耳赤的惨况,如此想来那道长没将张知妄赶出山门倒也算是胸怀大度。
“师兄、师弟,”张知妄随意指指地上蒲团,“坐罢。”
此处并无外人,于是两人也未客气便席地而坐。张知妄细细净手,往香炉里添了些香,才在正中坐下。沈秋暝心知他三人均是唐照临嫡传弟子,今日来此多半也是与先掌门有关,可左右看看,林知非低头不语,张知妄肃然沉吟,此事更是透出几分波云诡谲来。
最终还是林知非开的口,“掌门师弟,秋暝虽在派中十年,可毕竟是俗家弟子,他家中又盘根错杂,若是连累了他……”
沈秋暝正欲辩驳,张知妄却冷然道,“世人谁不知晓江南本就是东宫账房,他姐姐还是安邑侯的长嫂,若是深究下去,他怕是在你我之前就已经被牵连进来了。”他话语未毕,沈秋暝却是神色一凝,安邑侯是周玦三年前得的封爵,但世人多称其官号,张知妄方外之人却知之甚多,看来平时于朝堂之事绝未少了钻研,此番将他唤来,又不知是何考量?敢情此番半路上的“巧遇”最终还是为了物尽其用罢。思及于此,沈秋暝干脆冷了脸,只盯着张知妄黛蓝衣摆发呆。
林知非叹息一声,“师傅身子骨一直健朗,可偏偏永嘉四年起他老人家开始精力不济,腿脚也不甚灵便。到了永嘉五年开始吐血,年中之后更是时不时昏厥,结果师傅最后,最后……”
他没说下去,沈秋暝却已懂了。
唐照临仙逝于永嘉五年腊月十八,得到消息的时候,他正游历至北疆,方得了块上好的熊皮,正想着法儿托人将这熊皮捎给远在鹤鸣的恩师……
那年的隆冬冷的出奇……他不管不顾地奔驰数个日夜送师傅最后一程,却在剑州城外被拦下,那与张知妄一样无情苛刻的小道士守在城门口,面无表情地看着跪伏在地、悲恸难抑的沈秋暝,只淡淡道,“奉掌门遗命,弟子沈秋暝不得回派中奔丧!”见沈秋暝勃然而起,那小道士不退不避,双手捧出一长形木盒,“张师叔命弟子将此物交予沈师叔,里面物什师叔一看便知。”
哪怕是过了十年,沈秋暝思及往事仍感五内俱焚,猜疑、痛心、抱憾如同云中之刃一剑剑劈在心头,直至剐出血来。
阖上双目轻抚腰间宝剑,不用看沈秋暝亦知道那朱红剑穗早被摩挲地发白,那剑鞘刻着古旧失传的文字——云中。
“师兄恐怕不知,”沈秋暝并未睁眼,以一种温和到疏离的口气道,“直到再碰见你,我都不知原来这剑名曰云中。”
张知妄端坐在蒲团之上,先前独处时的狡黠戏谑统统不见,如今的他看起来与武当的清微道长、华山的郑破军、抑或是倾玉山庄的谢逸已无任何差别,不过是某个名门正派的掌门,是某座道教名山的掌教真人,是众多江湖青年才俊中的一个。
可他独独不是张知妄。
外面有小弟子咋咋呼呼地叫唤,林知非似乎也并不真想同两个小师弟一道沉湎往事,他起身冲张知妄拱手行礼,“掌门师弟,我还有些杂务便先告辞了。”
张知妄微微点头,“师兄辛劳。”
又是一室沉郁,不知为何,沈秋暝看着这般的张知妄心里有些发苦,话都不想再说半句。
正当他准备寻个由头出去,张知妄却缓缓起身,极小心地将那道袍褪下,仔细叠好,幽幽道,“这衣服可值二十两银子,浑身上下我可就这件袍子值点钱了。”
沈秋暝抬眼,本以为张知妄会插科打诨、故作轻松,可映入眼帘的依旧是那张苍白冷峻的侧脸。
只着中衣伸了个懒腰,张知妄斜倚着香案,淡淡道,“横四海焉无穷……我可是明明记得曾告诉过你。”
沈秋暝瞥他一眼,苦笑道,“我一直把那当做先师遗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