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3/4 页)
括居民在内……‘科芬特里’必须被炸为平地,否则就不能保住这个秘密。而‘布拉瓦海岸事件’的这个秘密,之所以不能泄漏出去,也是基于同样的理由——牺牲一个人去拯救全世界亿万的生灵——因此,助理国务卿,找到哈洛克。找到他,立刻将他处死。你这次可以‘正式’把我这项命令,转达给各有关部门,要他们彻底执行,不得有误。”
第十九章
哈洛克晓得自己已经被盯上了。他由法航停机坪走进入境走廊,朝“甘乃迪国际机场”移民局柜台缓步而行之际,突然眼角瞟到一张报纸这么一低,他马上就晓得情况有异了。他现在所持的护照,是普莎夫人替他准备好的“外交人员护照”,所以让他很快的通过美国海关。携带的手提箱上,贴有“外交人员行李”字样,和法国外交部加发的封条。只要他一走出去,把驻联合国外交人员的证件亮给海关看,宣称自己并未携带其他托运行李的话,他应该可以很顺利的就步出入境大厅的。由于他拿的护照,原持有人已经死亡,即使他入境有登记在案,还是没什么关系,这样的话,他在美国追查时,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动刀动枪宰人,或者是被宰,美国方面都无法查出他这个人。太简单了。
不过,因为要替普莎夫人考虑到的缘故——最主要还是为他自己——他必须把这些假证件毁掉,毁掉之后,他就必须步步为营了。同时,他还必须找出刚才把报纸低下来盯他的那个人。
那个脸色灰苍的人,从椅子上站起来,将手中的报纸一摺,夹在腋下,开始朝外走。他显然是从外事人员出入口走出去的。这个人到底是谁?
假如他无法将这个人查出来的话,他可能一出机场就会遭到暗算,甭提去找到那个叫“韩德曼”的偷渡掮客了。这可不行。
海关官员非常有礼貌的正视哈洛克,同时向他发问。
“您只有手提行李吗,先生?”
“是的,先生。我只有手上的这件。”哈洛克半用法语回答。
“那您不会在联合国总部停留很久啰?”
“最多一天,或四十八小时吧,”哈洛克用法国人惯摆出的耸肩姿态,把肩膀一拱说。“来开个会。”他又用法语。
“您大概不是一个人来的吧?贵国驻联合国办事处,应该会派车子来送你们进城的,您是否可以等其他贵国的专员出来后,再一起走呢?”
这个海关官员相当利害。
“对不起,先生,我看我还是坦白一点好了,”哈洛克很尴尬的笑着说,好象他的尊严有点扫地的味道。“有个小姐在外面等我,我们很久没见面了。您的记录资料上……大概还有我的名字,我是去年到联合国的……呆了几个月……今天能再来,我急得很,先生,我急得要死……”
对方一听,顿时心领神会——男人嘛,对吧———脸上马上浮出笑容,手一伸,对准出口的按钮这么一按。
“祝您玩得愉快,先生。”他说。
“真是感谢。”哈洛克说着赶紧就闪出去了。法国男人到处风流的名声,竟然替他解了围,他很乐的想到这次他碰上的事。
脸色苍白的男子,这时正站在出境大厅边的一排公用电话前,等着打电话;每个电话都有人占用,他是站在倒致第三个电话前的第二名等候者。对方一看到他竟然这么快就出了关,措手不及的就将手中的报纸打开来装模作样。幸好他尚未打到电话,在这种情况下,对哈洛克来说,实在是太有利了。
他很快的朝那个人站立的方向走上去,故意从他附近晃过,再笔直的朝前面走,两眼看着前方。等他一走到拐角,他马上一个左转,走入一条挤满登机旅客的大走廊,旅客们正纷纷朝着自己要搭乘飞机的登机门走。他紧跟着又朝右这么一转,闪近一间比较窄的厅廊,这里的人,比刚才那个登机大厅中的人,要少得多,大部分都是各家航空公司的运务员和飞航人员。
再往左转,走廊变长了,还是很窄,人也更少,大部分的人都是穿了白制服或是白衬衫;他已经钻进货运大厦的办公区了。没见到有什么旅客,没有穿西装的,没有提手提箱或者旅行袋的人。
没有公用电话,隔间都是些大玻璃门。最近的几具电话,是在很远很远的尽头处,要打电话的话,必须走到第一个转角,走进主大厅才能打得到。看不见。
他找到男厕所了。门上有块“仅供机场职员专用”的牌子。哈洛克不管三七二十一的伸手把门一推,走了进去。
这是一间铺满、贴满瓷砖的大洗手间,对面墙上有两个大通风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