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部分(第2/4 页)
正喝着汤,闻言一愣,随即略微尴尬的笑了笑……不过随即就回过神,自己当今皇帝,多收几个妹子又怎么了?何况貂蝉的话语间也没有吃醋的样,仅仅是在问自己罢了。
“蝉儿觉得这个女孩儿怎么样?”
顺手将那一张纸拿了起来,自己从后抱住貂蝉然后两个人一起看,帮自己参谋参谋这个女子合适入宫吗?
想了想,即便自己是皇帝,但是找自己的嫔妃帮自己出谋划策讨论另一个女人适合不适合进宫来,估计自己也算是独一份了。
仔细读了读,貂蝉倒是也挺佩服这个叫做甄宓的女子,甚至很好奇这个比自己好小了好几岁的妹妹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物?
“很不错啊,而且饱读诗书的话,与蔡姐姐也有话可以聊!”
刘轩一怔愣,这才想起这个时代饱读诗书、极有才学的女子一般都很寂寞,几乎没有朋友,因为她们很少能够碰到与自己差不多的女子,蔡琰虽然被自己改变了那悲惨的命运,但是没一个能说的上话的朋友,总归会有些无聊——加上刘轩自己也不是个什么文士,对许多书籍都只是懂个粗略,细说那就不行了。
这么一想,就算不纳甄宓为嫔妃,招到京城来给蔡琰解闷,也是一件好事啊!
“既然如此,那就先招到长安来吧!”
“好啊,这样我也可以多个妹妹了!”貂蝉才不在乎刘轩有多少个女人,她进宫的那一天就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只是她没想到的是,刘轩可不准备直接将甄宓纳为嫔妃,原因无它——太小了!
过了这个年甄宓也才十三岁,这还是按照这个时代算虚岁的习惯说的,不过这不妨碍他将甄宓叫到京城来。
看了眼那份情报上当做趣谈的一段话:“用书为学,当作女博士邪?”刘轩突然觉得这倒是一个很好的主意。
身为一名帝王,就是这点好……别看是一句玩笑话,但我就能让它成为真的。
第二天刘轩就下令,闻河北甄家有女好读书,才学不凡,着送其进京入太学!
诏令一出,孔融当堂就大骂了一嗓子:荒唐!
……
第81章渐渐踏上正轨
。太常卿孔融,就是负责太学的人,而孔融偏偏又是一个传统文士,对于刘轩的这一道诏令,只觉得无比的荒唐,甚至有一种起身直斥天子的冲动——好在他还晓得这是朝堂之上,文武百官都在席上坐着,若自己就这么急赤白脸的大骂皇帝,皇帝面上过不去。
要说汉朝时节,这女子的地位虽然比南宋后期以及明清的时候要好上许多,可真论起来的话地位也不是那么的高,起码和清朝以后是没法比的。
所以官场上,这象征着这个时代地位最高的一群人中,绝对看不到女子的身影,而博士是什么?
这可不是后来那个博士,在这个年代博士是非常牛的存在。
汉朝太常寺下有国子监,或称太学,主官称博士祭酒,也就是孔融原本坐的那个位置,下面管理十四个博士——这十四个博士,就是整个天下最优秀的大儒,他们负责教导能够进入太学的学生知识,而且在国家有什么疑难问题的时候,有负责解答的职责——这就是汉朝的百科。
其中易博士四人,教授‘施氏’‘孟氏’‘梁丘氏’‘京式’四种《易经》。
尚书博士三人,负责教授‘欧阳氏’‘大夏侯氏’‘小夏侯氏’三种《尚书》。
诗博士三人,负责教授‘鲁’‘齐’‘韩氏’三种《诗经》。
礼博士两人,教授‘大戴氏’‘小戴氏’两种《礼经》。
春秋博士两人,负责教授‘颜氏’‘严氏’两种《公羊春秋》。
这十四个人,是朝廷正式任命的官员,而想要得到博士称呼也不仅仅是朝廷任命就行的,在那之前必须经过严格的筛选和考试。只有通过了这些考试,你才有被任命为博士的资格。
所以说能成为博士者,都是这个年代最顶尖的学者,更重要的是——算上博士祭酒全国也就这十五个人,同时这十五个人也会兼职九卿的副手,可见其地位和职权之高。
从这一点来看,就不难理解刘轩下达这么一个命令后,孔融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应了?
虽然刘轩的诏令中只是让甄宓入国子监就学读书——只是去当个学生。可是国子监的学生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当的。
整个天下就这么一个国子监,是真真正正的汉王朝最高学府,能够进这里读书的弟子要么是皇室子弟,要么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