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部分(第2/4 页)
是不容易,枪其实在34年底就生产出来了,性能各方面都不错,但是他也继承了Ak47所有缺点。
从性能方面说,它也存在着许多不足:Аk…47枪管缠距偏小、子弹的弹形欠佳、枪弹撞击目标时过于稳定,破坏效果不理想。由于全自动射击时枪口上跳严重,枪机框后座时撞击机匣底,枪管较短导致瞄准基线较短,瞄准具设计不理想等等缺陷,影响了射击精度,300米以外无法保证准确射击(当然300米外如果不装瞄准镜,根本无法正常瞄准),连发射击精度更低,而且Ak…47抛壳抛得很远,将近2米,在实战中容易暴露射手位置!实际上它可以满足以遭遇战为主的较近距离上突击作战的要求。子弹出膛时,枪管末端会有微小颤动,导致射击精度下降,有时士兵会抱怨为什么在连续射击时射击精准很差,直接击中目标的机会很少。子弹的飞行轨道不稳定。没有技术改进的Ak…47在现代战争中已经过于落后了,这就是前苏联在1974年以后大规模撤装Ak…47换装成Ak…74的主要原因了。
因为这些缺点,王九龄没有装备部队,当然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现在各国都还是很重视单发步枪的,对于冲锋枪的研究都不是很很卖力,何况突击步枪呢,这个时候大家还是比较相信射程更远的单发步枪,王九龄现在大量装备也担心提醒了那些帝国主义国家,所以还是不装备。
在接下来的二战是一个高度机动化的战争里,部队战斗形式以遭遇战为主,此时拥有更强火力的那一方将会获胜。在战斗中被击中的概率是随机的,也就是说,精确瞄准没有什么意义,因为目标不再是原地不动的了。最准确的伤亡率指示器就是总共发射的子弹数量。步兵需要装备全自动的步枪,以增加开火的几率。
同时这种武器同时也会大大增加弹药消耗。为了让一个步兵有足够的弹药来支撑一场战斗,所以需要使用一些轻巧得多的武器装备,小口径步枪就变得急需发展了,后世小口径步枪之所以会成为发展的趋势,都是经过二战和后来无数次战争冲突检验的,王九龄应该走在前面,当然秦国的工业能力和钢铁产量使得秦国能够保证弹药的消耗,要是秦国向鬼子那样,一年才三四百吨钢铁,那确实是很难,尤其是当战争陷入持久战的时候,那就完蛋了。
王九龄没有装备这款步枪,同时也知道小口径步枪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所以军工部门一直在研究小口径的突击步枪,王九龄现在设定的是5。6x45mm口径。虽然把大口径突击步枪改成小口径困难重重,不过军工技术人员经过一年来不懈的努力,克服重重困难,今天终于定型了。
小口径步枪能减少后勤负担,枪的重量也较轻有利于机动,增加士兵的持续作战能力,小口径弹头动能较小,弹道不如大口径稳定,射程较近,穿透力差。
但是武器尺寸小;重量轻;后坐力也小。连射时容易控制;连发精度较好。
耗时一年花费无数人力和物力的5。6mm小口径步枪终于到了最后定型阶段,要是没有什么问题,就可以大量生产了。
最后定型的口径是5。6x45mm,初速800m/s,理论射速7000…850发/分,射程600m,全枪重3。4kg/3。5kg,自动方式,枪机回转式闭锁,枪可以用单发和半自动射击两种方法,至于全自动,暂时对于秦国的技术人员来说,还是个难题,如果强行用全自动,故障态度,不适用于战场,全枪枪长:950mm(不加刺刀),1100mm(加刺刀),全身黑色,当然制造还是采用冲压零件,不过就算是这样,同样制造一把中正式才50元,相当于10美元左右,但是白起式突击步枪就算采用冲压工艺,大幅度降低价格依然要500块钱一把,这完全是预计的生产成本,确实是他马的贵,以前可以装备一个班,现在只能装备一个人了,王九龄还打算给士兵配发防弹衣,那钱又不知道要多少……
第两百八十六章 南海风云(一)
1935年12月30日4点,天还是漆黑的,但是为了避免被发现,秦国北海舰队的十艘潜艇和四艘扫雷艇悄悄的潜进香港湾,搜雷霆先是根据掌握的英军布雷图,为潜艇开出一条道路,然后十艘潜艇溜进港湾,对那里的英国军舰进行毁灭性的打击。
其实整个计划都很冒险,虽然香港的水深,适合大型舰艇、商船停泊,但是水下依然有大量的礁石,在大黑天的攻击很容易触礁,另外就是真的是很庆幸,英国人不记打,防御很松懈,布雷也是走马观花一样,随便布的,扫雷艇很轻易的就为潜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