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4 页)
里,这80元永远在流动。
但是,每次流动,这笔钱都会少些,因为银行永远要留20%作为储备。比如,我借了80元,把这些钱都吃喝了,此时餐厅老板等于就多了80元。如果他把这80元存入银行,那么银行扣掉20%的储备以后,可以再让64元出来流通。如此类推,最后100元所能产生的效应其实是500元(100+80+64+……)。
因此,银行里的货币数量的多少,以及货币流通的速度直接影响了一个经济的发展。货币越多、流通越快,经济发展的就越快。反之,货币少、流动慢,经济发展也就缓慢。上述的储备率就是央行控制银行货币数量的手段之一。如果储备率设定的高,那么银行留着后备的资金也就多,能出去流动的资金也就少了。除了储备率以外,利率就是调节系统里货币多少的紧箍咒。
而央行调节利率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央行直接改变自己为银行提供货币时收取的利息。这样的话,如果银行还想从这笔资金赚取利润的话,他们也要跟着涨才行。除此以外,央行也可以制定利率,让银行必须强制性执行,以此来硬性确定利率。
除此以外,央行还可以通过债券的发售来调控货币的多少。比如,现在一个人手中有100元的央行债券,这意味着这100元他借给了央行,央行怎么用他不管,只要到时候给他利息就好。但如果央行这100元不用出去,那么这100元就等于退出市场流通,也就无法产生500元的效益了。因此,如果央行希望减少货币流通的时候,就可以发售债券,之后把老百姓买债券的钱收起来,这样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就少了,货币就紧缩了。反之,如果央行希望增加货币流通,那么就可以回购债券,用钱把这些债券再买回来。老百姓的债券变成了现金,就又可以开始在银行系统里转圈、钱滚钱了。
当然,这些债券都是有利息的,这就是利率。债券的价格和利率正好是相反的。债券价格涨,利率就低;债券价格跌,利率就涨。只是为什么呢?假如我现在买了国债,一年后到期,利率10%。这就是说,如果我现在借钱给国家100元,那么一年后国家会还给我110元。但刚过了一个月,有一个人特别想投资国债,但此时国家已经不再出售国债了。于是,他想从我这里买,并且出了很高的价格:105元。一听到这个价格,我自然愿意把债券卖给他,因为30天我就多得了5元,比等一年挣10元的投资回报率高多了。但这个人买到我的债券后,最后还要再等11个月,等债券到期。这时国家还是给他110元。但对他来说,利率就不是10%,因为他是用105元挣到了5元,利率只在5%上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市场上债券越受欢迎、价格越高,其利率也就越低。反之,如果我的债券被市场唾弃,但我又想出售,最后95元卖了,那么接手的人就合适了;他最后用95元挣了110元,利率也就升至了16%左右。有些国家由于信用不好,债券利率高,这其实也是在说它债券的价格低,因为没有人愿意买。
如此一来,央行可以通过发售债券来调节利率。如果央行希望减少货币流通而发售债券,那么等于债券的供应就多了起来,其价格自然下降;债券的价格下降,相当于利率变高了。而如果央行希望增加货币而回购债券,那么债券的需求就多了起来,其价格自然上涨;债券价格上涨,相当于利率变低了。因此,当我们听说央行要提升利率时,我们就知道央行其实是想减少经济内流通的货币;当央行降低利率时,则是增加经济内流通的货币。而货币流通量及利率对货币汇率的影响也是一样。利率低、货币流通的多,汇率就低;利率高、货币流通的少,汇率就高。
除了利率和发行量以外,货币管制也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国家并不执行货币管制,因为大家基本上都认为海外投资和贸易非常重要,因此希望资金能够自由地流入国内。但是,有些国家为了汇率稳定,会限制资金流入国内的途径,并会因此导致海外投资减少。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货币管制会导致货币汇率下跌。
汇率战阵 第九章(1)
***
在三种调控手段中,贸易政策指的是限制进口外国商品的措施以及关税,也是调控汇率中相对不起眼的一个。这是因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主要通过利率影响汇率;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资本流动的规模非常大,相比之下,国际贸易额要小的多,影响不可同日而语。因此,贸易政策对汇率变动的影响远不及利率差异。
按李嘉图的理论,任何形式的关税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