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第2/4 页)
我郓城的草药来源,不知多少人要遭殃,想到这立刻叫人上来听命。
任迁这时还在县衙,听知县大人唤他立刻走进后堂,上前一拜“大人找属下有何吩咐”
其实张文也是一时激愤,把任迁叫道身边后说了一大通连自己都不知所以的话,听得任迁云里雾里,直到亲自送刘半仙出门的时候,一问之下才明白过来,原来知县大人是担心自己服用的那几种草药被梁山泊上的人断了来源,危机性命啊!
第一百二十五章 温疫(二)
眼看着一个月就要过去了,郓城一地的伤寒变本加厉,大有向周边蔓延之势,郎中们使出了浑身解数来尽力救治垂死的病人,哪知这伤寒来的过于凶猛,不少郎中也因长时间出入病患之地染上了此病,最近已有好几位不幸病倒,想必时日不多了。3Z中文网
郎中病倒一事,无疑是雪上加霜,郓城百姓更是惶惶不可终日,寝食难安,没病的连夜收拾行李举家逃离此地,有病的早就病入膏肓,苟延残喘地活着,只盼望着自己死的时候不要太痛苦,能有人帮着料理身后事就已经知足了。
可是这夺命的伤寒着实太恐怖了,凡是接触过患病之人的,或是在方圆十丈内见过患病之人的,莫不会受到传染,一时间郓城县人人自危,噤若寒蝉,连大气都不敢出了,果然没过几日,余下的郓城百姓再一次掀起争相逃离此地的,拦也拦不住。随着百姓不断逃亡,月底还没到,这郓城便成了座死气沉沉的空城,城中除了孤魂野鬼四下里东游西荡就是那些离死亡不远的病患之徒了。
一个月后,郓城伤寒一事再也隐瞒不了了,济州府赶紧上报朝廷,奏折抵京后惊动了大宋的朝野,大臣们连夜起草奏折挑灯奋战,洋洋洒洒几万言,直把这次伤寒爆发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写个穷尽了才算罢休;末了才附上解决的办法,那是下文了。
翌日清早,东方泛白。
皇宫大内早就洒水净尘,打扫一新,自从接到郓城伤寒爆发的奏折以来,仁宗心神不定、坐立不安,连吃饭都没了胃口,临朝后赶紧问大臣们这事该如何应对。
二府六部暂且不提,却说御史台谏官们,抓住这个时机狠狠参了济州知府、郓城知县一本,这话说的很厉害,意思是他们知情不报,拖到疫情蔓延了才通知朝廷,这等做法简直令人发指,此等父母官跟那草菅人命、杀人不眨眼的凶徒有何区别,这简直是置国法律例于不顾,连陛下都不放在眼里了。
要说朝中什么人得罪不起,倒不是宰相、尚书,或者那些身居要职的重臣,而是这些御史们,平时这些人闲着没事的时候就喜欢背后说说人家的坏话,评头论足、指指点点一番,那时仁宗还不会太在意,毕竟言者无罪闻者足戒,也算是给那些有点过错的臣子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可是,今日的光景大不一样,光郓城一地就死了五六百号,乡间的还没算呢,这济州府上报的折子也说府城中出现了百十来人死者,患病的人还在不断增多,民间已经缺医少药,再也压不住疫情了,请京师赶快派人救助。
御史们的一席话,早把仁宗心头那股无名火忽地一下撩拨了起来,越烧越旺,越着越剧烈,眼看着仁宗陛下就要拍案而起,摔御笔、踹御案、倒砚台,破口大骂,只见玉阶下忽地站出一人,此人神丰目朗,一身浩然正气,长身道“陛下,臣谏院欧阳修,有事启奏”
要说这仁宗朝里在关键时刻,有几个人能够扮演这救火队员的角色,欧阳修就算做一个。nullzzzcn
正在气头上的仁宗见到是欧阳修出来奏事,那火气顿时少了三分,面色缓和下来后,金口轻启“准”
欧阳修谢过仁宗,接着说道郓城一事,乃是天灾并非,想必济州知府曹大人已经将那张文张知县的折子一并呈进宫中,折子上说的明白,大星坠地时砸伤砸死不少百姓,为了防止有疫情发生张知县赶紧命人就地掩埋了那颗大星,然后疏散了观音庙内的众僧,可是后来的事,臣以为乃是那颗大星本身带有伤寒,否则断无可能几十人乃至几百人同一时间患病,且伤寒之初那些死者都是去过观音庙帮忙的百姓,从这一点来看罪不在济州百官,陛下,现在济州疫情大盛,人命关天,最紧要倒不是查办那些办事不利的官员而是赶紧想办法遏制这股疫情,以防危机京师安危,陛下,现今西边战事东边疫情,此两件大事一外一内一张一弛都不可小觑,陛下明察秋毫,想必也早就有了打算,请恕臣对嘴先行说了出来。
欧阳修讲完后,抬头望了眼仁宗看仁宗是什么反应,估计应该不会再发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