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页)
识,怎么不认识?小刘,我还欠你一个问题呢?怎么,伤好了吗?出院了?”
刘瑶说:“不碍事的,早出院了。在家里调养也一样。”
*怕妹妹说话不知高低,忙说:“妹,快去给吴书记倒茶。”
吴永平指着苗雨说:“这就是刘工的爱人吧?”
苗雨忙说:“吴书记抬举我了,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下岗工人而已。”
吴永平见她说话得体,笑了笑说:“你原来在哪个单位?”
苗雨说:“原来在市毛纺织厂,后来调到南水丝绸厂,这不,还没有上过一天班,原来每月还有一点生活费可以拿,现在连生活费也没有了,人到中年下岗真是难啊。”
吴永平知道市毛纺织厂也是个困难企业,倒闭好几年了。于是同情地说:“是啊!我的工作没做好,让你们吃苦了。”
*说:“怎么能怪你呢?那时候你还没来呢,吴书记,请坐。”
吴永平坐了下来,接过刘瑶端来的茶水,问:“刘工,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说:“我看到了事故现场,对大桥的情况进行了详细检查,拿回来一些样品,初步看了,大桥主体钢材严重不合格,水泥也有不符合标号的,其他方面,施工过程也存在问题。当然,具体结论要待化验结果出来后才能确定。”
吴永平点头说:“刘工,你带上这些东西去省里,找相关的单位化验一下,一定要拿到有力的证据,我们好开展下一步的工作。车子都已经安排好了,马上就走!”
*提起那一袋东西说:“好的,吴书记,我马上走。”
苗雨看着他们两个人说:“刚回来,连饭都不吃就走呀?”
吴永平有些歉意地说:“对不起,嫂子,车上有些东西,可以给他在路上吃。等问题处理好了,我请你们一家好好吃一餐!”
两人起身,正准备离去,刘瑶说:“吴书记,那我呢,不请我吗?”
吴永平笑了笑:“当然包括你,我还欠你一个问题的答案呢!”
他说完,和*一同急急出了门。”
(四)小道消息比正规文件来得快
孟楚庭穿着睡衣躺在宽大的沙发上,他根本没有心思看电视,脑海中尽是想着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虽然有市新闻办的人周旋着,但是这起特大的事故,还是以最快的速度传播了出去,在国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市里有不少流言蜚语传到了他耳中,说省委领导来了,因跨海大桥倒塌之事,严厉地批评了孟楚庭,甚至要撤他的职。又有传言说,吴永平组织的事故调查委员会,主要是针对他和赵卫国的。更有甚者,说那两笔寄自南水的赃款是他孟楚庭寄的。
他心里窝着火,可是气归气,只能窝在心里,不能表露出来。昨天到吴永平的办公室后,两个人针对如今南水目前的问题和形势,谈了一些各自的想法,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他思索了良久,认为当务之急,就是要处理好和吴永平的工作关系。
那天省委书记章志英看了事故现场后,和吴永平单独谈了一阵子,虽然没有人知道他们谈的是什么内容,可就是再笨的人也猜得出来,章志英要吴永平下来的目的是什么。按上面的意思,南水的盖子迟早是要揭开的。
他想了一下,拨通了赵卫国的手机:“喂,赵书记吗?是我,是楚庭啊。赵书记,我心里的苦只有你向你诉啊!你要我冷静,我能冷静下来吗?赵书记,他们都是冲着你和我来的呀。我们南水的改革成果,难道就因为一座桥而全盘否定吗?赵书记,我心里不服呀。你不要劝我了,你说,全国哪里没有重大事故发生,但这能否定全国的大好形势吗?现在我们这些辛辛苦苦的老黄牛,反倒一个个成了罪人了。赵书记,你不清楚,外面的传闻说得多难听啊,说你留在南水是省领导要你在南水等候处理,说你是南水最大的贪官。赵书记,你别激动,别激动,功过是非自有人们评说,我们一身正气也不怕别人胡说,可是我这心里委屈啊。赵书记,吴永平到南水半年多,就把南水搞得一团乌烟瘴气,你跟章书记说说,能不能把他调回去,再这样下去,南水市会毁在他手里的。”
对于孟楚庭的心理,赵卫国不是不清楚,他在电话里一再强调:“你要忍,要忍,懂吗?一定要忍住,不管别人说什么,你要做的,就是配合好他的工作,至于章书记什么时候调他走,那要看章书记的意思了。”
孟楚庭听了赵卫国说的话后,呐呐地又说了一阵,就把电话挂了。
他的妻子华姿走过来,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