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部分(第2/4 页)
只是各报社没有写明这一点而已,在这些报社看来,要恢复帝制,谁比委员长合适当中国皇帝?委员长当了皇帝,肯定是千古第一明君。
华东七省的报界鼓吹的帝制得到了华东自治七省人民的普遍支持,他们都认为华东自治七省需要一名皇帝。
不过华东自治七省内部的各报纸都没有意识到,北京方面鼓吹的帝制是让袁世凯当皇帝。而袁世凯那边也不明白,华东报界鼓吹的帝制,是想让夏钧当皇帝。那些满清的遗老遗少们更是煤油意识到,两边鼓吹的帝制与溥仪小皇帝是没有一毛钱关系的。
——————
第二更到
第一卷 第一百四十二章 新式武器
第一百四十二章 新式武器
国内一片鼓吹帝制的情况下,暗地里却是有着无数双眼睛正在冷眼旁观,都在等待着出手的机会。
在夏钧看来,这是兼并其他省份的大好机会,只要袁世凯一称帝,那么扯上大旗,马上占他几个省,完全不是问题。
而对于那些北洋军官们来说,冷眼旁观者无一不是在等待着发难的机会。
之前鼓吹总统世袭制的黎元洪这时三缄其口,再也不提什么帝制。在北京的蔡锷,也开始谋划逃离北京,回到云南去,那里有他的根基。
蔡锷连夜将妻儿送回老家,而他本人则突然得病。
每几天北京城内就传言蔡锷病得很重,已经快要病入膏肓了。
蔡锷患有喉病,这是人尽皆知的,因此袁世凯也未怀疑,只是蔡锷的病早已用酶链素治好了,这却是没几个人知道的。
……
就在这种支持帝制与反对的帝制的暗流汹涌时期,华东政府却是在积极备战。
二十八个新编师,加上之前战场上的十四个师,山东战场上已经集结了华东军四十二个师。
这四十二个师当中,装甲师三个,炮兵师为五个,步兵师三十五个。
炮兵师当中,其中四个是榴弹炮师,一个是速射炮师。
绵延的堑壕已经将日军彻底包围在了划定的作战区域内,堑壕里的华东军数量不是太多,大多都在后面进行训练。
战车已经开到了前线,不过在戒严区内,日军根本无法靠近戒严区,因为华东军已经用堑壕把日军包围起来了,日军首先就无法从前线渗透,如果是从后方进入戒严区,同样也是行不通的。
华东自治政府在十二月宣布,山东省进入戒严状态,为配合戒严工作,山东各县城行政人员将换成华东政府派驻人员。
这是变相的吞并山东,但当前华东政府在和日本对峙,所以这个要求有正当且充分的理由。
华东政府将行政人员派遣到山东,那就是永久占据了。
北洋政府想要收回山东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华东政府已经在山东施行与七省一样的政策,并开始给山东百姓下发身份证。
不过山东因为是战场,所以山东百姓出行得去批通行证才能出远门,这个通行证也就和古代的路引是一个性质。
路人若无身份证和路引,在各哨卡上就无法通行。
这是为了提防日本特务的手段,不过这样的手段并不能做到一劳永逸,漏洞还是很多的,但起码能将大部分的日本特务限制在外。
真正的反特务利器还是电子作战组,那些特务一般会把侦查到的情报用电报机传回去,而电子作战组所拥有的设备,可以将发电报的地点大致的确定下来,然后一个电话打到部队,让人进行围捕就可以了。
那些特务能潜入山东,还未必能够潜入戒严区,戒烟区周围布置了很多军犬、暗哨,陌生人员一靠近马上就会被发现。
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特务在山东根本不能就是寸步难行,只是一个多月就被抓了六十多个日本特务,很多还是潜伏在华许多年的日本特务,看上去与中国人完全没有区别,一口山东本地口音,从外表上完全看不出是个日本人。
只是在到处戒严的背景下,那些乱跑的人就显得很引人注目了,加上华东军在山东到处都布置了军犬,完全是寸步难行。
华东军在戒严区里的训练主要就是装甲师这种绝密部队,同时步兵师也会时常进入戒严区与装甲师进行配合训练。
战术很简单,炮兵先进行炮击,然后进行炮火延伸,战车部队马上跟上,而空军的战术轰炸机则飞在最前面,选择有价值目标先轰炸掉,火炮在逐渐延伸,把战车部队前进的道路犁上一遍,装甲师从突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