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 页)
道:“是因为这个,所以四叔和五叔才要想着方儿的来争这个爵位吗?”
卢夫人点点头,“你曾祖父因功获封的这个三等伯爵可世袭五世,到你父亲这里是第三世,还能再袭两世,自然是人人都想要的。其实说起来伯爵的俸禄也没多少,就是多了那四百顷的功勋田产,一年多入一万五千多两银子,可你周表妹的嫁妆就有六万两银子,能不让人眼红吗?”
“更何况,她这值六万两银子的妆奁置办的也有些不大妥当。你周姑父留给你表妹的是眉州五顷中等田,并一所老宅和眉州街上两处房舍共值五千两银子,长安城中一处三进宅子,并周围五百亩荒地,值五千两银子。另有京城你姑母当年的陪嫁,京郊一处三进小院一座并三百亩地,也是五千两银子的产业。再有京中一处绸缎铺子,并正阳大街上两处租出去的店面,共值一万两银子,这些都是置办的奁产,还有陪嫁的几房下人及那几个丫鬟嬷嬷,不过一个小匣子就把所有的房契、地契、身契都装下了。”
“余下的竟几乎全是现银,那位耿先生送来的那几十个箱子里除了约值五千两的古玩瓷器外,全是一箱箱五十两一个的银元宝,一共是三万两白银,其中一万两是给你表妹出阁时的压箱银,还有两万两银子则是托付给我们到时帮你周表妹来置办首饰头面、绸缎衣料、家具陈设等物。”
“这份嫁妆有何不妥之处?”宜蕙听完可是没觉出有哪里不对,她倒觉这份嫁妆拟的还算蛮周全的,样样儿都想到了,只是为何要在长安再置下那么一份产业?
“这第一处不妥的便是你周姑父送来的现银太多了,一下子送过来三万两现银,这现银是最容易被人私吞了的,若是送了东西来,别人想拿了去,总有些不方便处,若是有朝一日再被人认出来,那可就丢脸丢大发了。”
“或许周姑父是觉得他若是提前为表妹置办好了这些首饰衣料之类的,等到表妹出阁时已全都是旧的款式,不时新了,这才送了银子过来,请咱们到表妹出阁的时候再为她添置。”
卢夫人摇头道:“那也可以用这三万两银子全置成田产房舍,每年入账的银子攒上个三二年,到时候也尽够给采薇添置首饰头面、衣料家具的了。那位耿先生说采薇的这些个产业,长安及眉州那两处你周姑父托了他来代管,每年所入用来交赋税及捐给眉山书院,燕京处的田亩及店铺则托我们府里代为照管,每年出息的三千多两银子便充为你周表妹在府中花用的脂米分钱。你祖母哪里能答应,只说府里自当替她照料铺子田产,可这三千两银子却会每年存下来到采薇出阁时全给她做嫁妆。”
“唉,老太太倒是方正之人,只不知等真到了采薇出阁那一日,这三万两银子还能剩下多少!便是她那另三万两的产业,只怕最多也只能保住一半。”
“母亲,这却又是为何?这些不都是有地契、房契的吗?哪能就这么容易被人吞了。”
“我的儿,你只知有地契、房契等契书,却不知这契书上也是大有学问的。分为官契和私契,所谓官契就是要到官府去存个档,虽则入官契要交十税一的官契税银,可一旦入了官契的田产房产再要易主时,便需经官府确认核实无误,方可过户。不像那私契,因为没去官府上过档子,若是被旁的人将契书偷走卖了,那你的田产房产便都是别人的了。”
“方才老太太因为眼花要我帮她检视那些契书时,我细细看了,陪嫁的那些仆从的身契和眉州、长安两处的产业倒都是入了官契的,便是京都这边,你姑妈陪嫁的那宅子和田产也是入了官契的。可这些房舍和田产每年并没有多少银子的收益,倒是收益极丰的京中那处绸缎铺子和那两间店面反倒没入官契,只是个私契。看那契书上的年日,像是你周姑父才置下不久的产业,想来是新买的还没来得及去顺天府办成官契,若是被人瞧在眼里了,只怕——”
宜蕙摇摇母亲的手臂,“娘,若是三哥哥袭了爵,到时候还是母亲掌家理事,咱们护着些薇妹妹可好?”
卢夫人却是摇了摇头,“便是你三哥袭了爵,只怕这伯府的当家理事之权仍在你五婶娘手里。我如今已是寡妇的身份,要守孝三年,哪里再方便出头露面主持家事,往来应酬各家亲眷,况你五婶娘又是铭哥儿的亲生母亲,她又是老太太的娘家侄女,只怕便是等我守完了三年的孝期,这中馈之权多半也是拿不回来了,便是我想多护持些薇丫头,只怕也是有心无力。”
“我如今还能做到的,也就是尽力想法将你护持周全,你的亲事我老早就替你谋划好了,你和宇哥儿既是姑表亲,又是小时候时常一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