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3/4 页)
门子弟入太学必定得经过甄选,至于士族子弟,只要有在朝为官过三品的族人或是世交保举,抑或是太学博士举荐,便可直接入为生徒。
须知,就连苛刻如刘缯帛,也不得不承认,攻研六艺、饱读经史,寒门绝不如诗书传家的世家大族。因此就算取缔国子监,重开太学,其中的祭酒主簿多半仍是出自士族,这无疑是给世家子弟入太学又添了一份胜算。
如此,士族子弟入仕便有三条途径——科举,荫封和太学。
武将勋贵与士族子弟均可荫封,天下贤才皆可科举或入太学,看起来世家确实是吃了大亏。可若是有心之人回神一琢磨,则会茅塞顿开。
无论如何,世家都必须要伤筋动骨,要么在雍王的打压下灰飞烟灭,一败涂地;要么就与虎谋皮,在太子那边谋得一点人情,正好也整顿家风,断了族中那帮无所事事膏粱纨袴的后路。
此时刘缯帛才恍然大悟,难怪苏诲前日提及,所有世家都如火如荼地整饬家塾,甚至裴氏、崔氏还下了禁令,若无功名者不得清谈。转头看去,苏诲亦是一副恍然之状,面上甚至还带着几分欣羡之意。
刘缯帛微微叹息,若是苏氏不行差倒错,苏诲或许不会经历这许多苦楚。
或许也不会与他相识。
朝中众人心怀鬼胎的时候,陈忓和其他低品阶的同僚正聚在刑部衙门后院,神色诡异地看着秦佩。
只见院子一角放了个铁笼,内有六只杂毛兔。
“以环兄,你这是?”
秦佩随手从地上扯了几根野草,笑道:“也挺可爱不是么?我问圣和居的厨子买来的。”
陈忓打趣道:“书圣买白鹅日夜观摩,最终练成了那么个神乎其神的‘之’字,以环兄你怕不是要练……冤字?”
秦佩翻个白眼:“我就不能养肥了杀了吃么?”
众人又是一阵笑闹。
秦佩对他们的取笑置若罔闻,下衙后径自带着兔子回府了。
有些事他们是不知晓的,譬如秦佩选了三间厢房,每间厢房放上一对,一公一母。
一间房里放了屏风与砚台。
一间房是香炉和砚台。
还有间则是香炉和屏风。
秦佩托了喻老,不知费了多少气力才要来小半瓶蝰毒,小心翼翼地用在了这些器皿物什上,每过十日便加一滴。
扫了眼尚还生龙活虎的兔子,秦佩深吸一口气带上门。
果然骨子里还流着蛮夷的血吧,明知道它们该是何种下场,看着他们茫然不知的样子,心里竟还有种微妙的快意。
凭什么轩辕冕日日要遭受这种摧磨,你们却如此欢腾跳脱?
第81章 第十二章:等闲变却故人心
朝堂因士族让步带来的风波未止,雍王府解禁又给原本就喧扰不堪的长安再掀几分波澜。
先是雍王在朝会上拒绝悔过,又咄咄逼人地追问占田荫客时,明言东宫为求稳住储位无所不用其极,甚至暗指东宫拱手山河以求士族支持。
陈忓不无忧虑:“就是因雍王言辞,上次朝会殿下才气晕了过去。今天变本加厉,还望殿下撑住才好。”
秦佩摇头,轻蔑一笑:“不过不忠不孝、忘恩负义的黄口小儿,哪里值得殿下为他动气?”
若是两个月前,轩辕冕兴许还会动气伤心,可如今呢?
这个从蹒跚学步起便在身后跟着,满口“太子哥哥”的弟弟,也只会是不死不休的仇雠,怕还比不上一个陌路人。既为陌路,又何必管他的死活,在意他的想法?
就雍王做过的那一桩桩事情,不谈儒家道学所指谪的忤逆不孝,就是谋害当朝储君一条,亦是弥天大罪,万死难辞其咎。
秦佩并未猜错,轩辕冕当时确实并未动怒,他只是淡淡看了轩辕晋一眼,连一个假笑都懒得应付,“雍王,父皇的教诲,难道你都忘光了么?慎而思之,勤而行之,于朝事若是有疑,大可不必朝会上自曝其丑,耽误诸位臣工,尤其是几位阁老的工夫。若当真求知若渴,散朝后大可去国子监随便找个主簿给你讲讲经史,左传春秋多读个几遍,孤相信雍王必有所得。”
虽撕破了脸皮,可轩辕冕如此不留情面倒还是头一遭,群臣均噤若寒蝉,不敢再看这对天家兄弟的热闹。
他冷言冷语,轩辕晋倒也不甚诧异,毕竟他又不是圣人佛陀,事到如今还能端着慈爱兄长的样子,于是亦冷笑道:“皇父亦曾训导,一事不谨,即贻四海之忧;一念不慎,即贻百年之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