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1/4 页)
申请美国大学,最重要的一点是信息。因为我们都是从零开始的,对于美国大学一无所知,不知道申请美国大学的方法,不知道流程,不知道录取的标准,甚至除了哈佛、耶鲁、普林斯顿,根本不知道美国还有什么好的大学。所以,一切都从了解开始。
最初自然是听听老师介绍:美国大学的排名,美国大学申请时需要写申请文书,申请美国大学需要考SAT、考TOEFL,需要老师写推荐信,开始接触时总是一头雾水;后来又学会了利用网络资源,上CUUS看帖,上美国学校的网站看介绍,问问学长当年的经验,一点点地积累,同学之间也相互交流信息。
在了解中,我发现去美国留学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一片光明。我最开始思考的是美国的教育究竟适不适合我,我在中国的教育模式下学习了整整十二年,虽不能说是根深蒂固,至少也是颇有心得。中国的教育都是以考试为衡量标准的,因此我每次的重要的考试基本上也都能发挥得很好,无论是小升初考试,中考,还是SAT;而出国以后,大学对学生的评价却远远不会仅限于考试,那我还能像在国内那样优秀吗?思考之后我认为国外的评价方式更趋向于社会对一个人的评价方式,不仅仅局限于成绩,而是更加全面,更加现实,如果我不能在国外的大学中锻炼得优秀,那我也就同样无法在社会上做一个优秀的人。而后我想到的就是选择学校,开始一心想着的是哈佛、耶鲁、普林斯顿这些顶级的学府,可是深入地了解了录取形势之后,我绝望地发现我远远没有达到中国优秀学生的水平,我的优秀,仅仅是局限于我所在的环境。后来,我又发现美国的学校并不是靠着排名就可以说明一切问题的,甚至许多名不见经传的学校,在某些领域也可以处于数一数二的地位,在大概地决定了自己将来的学习方向之后,我选择了华盛顿圣路易斯大学作为我的目标。这所学校虽然总排名只列十二,地理位置也并不很好,可是它的生物化学却是全美前三的。
一开始申请时,我充满信心,毕竟我的SAT成绩在我们这届里也算是比较优秀的了,但是在了解了其他学生的情况,他们的社会活动,他们与众不同的经历之后,我了解到成绩真的不能说明问题。特别是在上了新东方的Workshop班之后,我才看到原来中国优秀的申请者有这么多,与他们相比,我的活动经历实在是少得可怜,甚至连模拟联合国我也没有参加过。仅仅凭着SAT成绩去申请是远远不够的。在仔细地思考了我自身的优劣势之后,我决定把学术作为我申请的重点,因为和大部分申请者相比,我在学习上面有一些优势,而在社会活动方面却比较弱;在写申请文章时,我也尽量把重点放在学术上,展现自己对科学领域的热爱,同时也用各种的比较零碎的社会活动来体现自己学习之外的全面性。
10月份申请时,我定下的目标是ED中被华盛顿圣路易斯大学录取。首先是因为我很喜欢华盛顿圣路易斯大学,特别是它在我想学的生化领域在美国长期处于前三的强势地位。看了学长们以前申请的结果,我也觉得这个排名的学校被我定位在冲一冲可以够到的那一种。因为ED是优先录取,一旦录取就失去了选择其他学校的权利,我也就把华盛顿圣路易斯大学作为了我的ED选择。可是在我对自己和对学校的定位过程中,我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我以为美国学校在2009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会变得很吝啬,会把本来给国际学生的奖学金转而提供给本国的学生,所以当时我认为申请奖学金会给录取增加相当大的难度,于是我并没有申请奖学金。可是事实证明我是错的,至少我的学校并不吝啬,许多的国际学生都拿到了半奖或是全奖。最后,12月份,当别人还在为申请做最后的工作时,我的申请已经结束了,可惜的是,我并没有奖学金。不过当时的我还是相当兴奋的,毕竟自己高中的那些辛苦,那些付出,那些努力最终都得到了回报。我也得到了自己当初想要的结果。在4月份看到其他同学的申请结果时,我也有过后悔,许多同学都拿到了奖学金,我却由于坚持自己对学校的错误判断,而给家庭造成了很大的负担。可是我也相信自己,选择这个学校也有部分原因是因为它在第二年还有申请奖学金的机会。虽然大学的竞争会更加激烈,但是在申请中,我学会了相信自己,我学会了制定并完成自己的目标,所以我知道,明年我会拿到奖学金的。 。 想看书来
袁瀚 我的电影(12)
后申请时代
申请刚结束的那几个星期,每天就是和同学们出去*,想着自己三年高中生活终于有了一个大团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