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页)
【策道】(代序)(1)
包括房地产传媒、房地产开发管理,屈指算来,不知不觉从事房地产工作已经有近十个年头了。平时在演讲台上,可以淡定自如地回答企业家们的提问,可有时静夜深思,自问,找到了“策道”(这里我自创一个词——策道,简言之就是策划之道)没有?却惶惶然,自己给不出答案。不由得想起了中国企业家与日本企业家的一段对话:
东软的董事长刘积仁说:他很愿意和日本60岁以上的企业家打交道。
在东软10周年庆典时,一位80岁日本董事长对刘积仁说了一句话:一个企业走过10年,刚刚开始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后来又一位日本企业家和他说,10年不算长,干了40年我还不知道要做什么呢!
我在策划领域前前后后也干了将近十年,可能不幸被80岁的日本董事长言中了,刚刚才开始知道自己该做什么。Vb r
如何理解策道?道是指道路、道行、门道、规律,策道就是策划的道行,道行深不深是权衡策划人的重要指标,道行又分为道德和理论,没有道德的人,理论与实战能力再强,也会被社会所抛弃。理论是指策划的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即策划的基本功。只有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战经验并具有良好道德素养的人,才是这个社会的精英。
真正有策道的人,好像并不多。
总结策道,没有什么太多的感悟,但有三点常系于心:
策划别人,弄丢了自己
回首走过的路,沧桑巨变,留下脚印依稀。
整天在帮别人做策划,也帮助了一些人实现了从个体户到大富豪、从经理人到企业家、从市长到省长的晋升,为不少的人释疑解惑,引导他们度过了难关,回过头来再看看自己,却发现唯一有点遗漏的是,忘了策划自己、策划自己的企业。
也有老板和市长们问过:“周老师,你知识这么渊博,管理和策划能力这么强,你的公司一定管理得非常好吧!”我回答说:“我是燃烧的蜡烛,照亮别人。”似乎在调侃,而更多的是实情相告。
前不久,北京一家电视台的制片人告诉我,说是一个在全国很有名的企业管理专家的公司关门了,专做讲师,这个人的名字我也早有所闻,是个一流的培训专家,他平时演讲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营销与管理,一是成功激励。他在激励别人奋发向上、指导别人营销企业和产品的时候,也忘了激励自己、营销自己的企业。类似这样的人,我认识不少,平时专门给别人上课,却做不好自己的企业。
这让我想起了前些年回农村老家探亲的一段往事,我被隔壁邻居盛情邀请,到他家里坐坐,走到他家,他和他老婆热情地招呼着我,我站在廊檐下,看见他们夫妻俩在到处寻找什么,好像是在找凳子。拉过一张凳子,我刚要坐,突然他老婆说:“快别坐,这凳子是坏的。”用手一推,凳子嘎吱作响,摇摇欲坠。换了一张,还是不行,凳子的腿断了,就差没有掉下来,我笑了:“你们家是木匠世家,怎么连张像样的凳子也没有呢!”他老婆也笑:“是啊,木匠师傅家里没有凳子坐,这已经不算是新闻的新闻了,平时老叫他做几张,把坏的也修一修,他老大哥呀却总是说不忙,等有空了再弄,一拖再拖,就拖得没影了,我们自己也习惯了,可来了个客人就没得坐的了。”
想到这些,颇有感慨,菜农家里经常吃黄叶菜,心理咨询师自己就有心理病,婚姻问题专家总是解决不了自己的婚姻问题,市长却做不好家长,诸如此类的事情,似乎已经成了一种社会现象,平时没事,我就在琢磨这一现象,后来我想到了一个词,可以解释这个社会现象,这个词叫“灯下黑”,不知道是否形象?
【策道】(代序)(2)
策划的“行为*”与“效益*”
曾与一位著名教授倾心长谈,他问我如何看待策划与知识的关系,我说,策划人是行动着的知识分子或者叫行动着的思想者,与实践结合得更紧密,通过行动来提炼与应用知识,找到知识的经济价值,策划人与学院派教授最大的区别是,教授是通过解惑、研究找到自身价值,而策划人更多的则是在策划实践中找到“行为*”,然后将“行为*”,演变为商家的“效益*”——这是我创作的一个新词汇——如果仅有策划人的“行为*”,而不能让商家感受到“效益*”,那这种“行为*”就仅是一种自我陶醉。此外,教授是传播知识,策划是应用、完善知识。教授在传播知识的时候,是有规律可循的,有一种相对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