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部分(第3/4 页)
成为新巴库特别区的一部分。
这个决定引起了突尼斯国王的强烈反对,但在法国政府软硬兼施的逼迫之下,国王纳赛尔被迫屈服,承认了新巴库特别行政区的存在。
法属北非三国的历史至此面目全非,因为新巴库特别区的存在,突尼斯被拦腰截成两段,分为南北两部分。而原本属于阿尔及利亚的大片沙漠油田,都成为新巴库特别区的一部分,归属秦致远管辖。
为了能更好的提高效率,加贝斯湾的杰尔巴岛上,一个超大型的炼油厂正在动工。这个炼油厂就不可能是仅属于秦致远和老雷诺所有,法国政府占据了四成的份额,秦致远和老雷诺瓜分了剩下的六成。
既然是和法国政府合作,那就没有必要再寻找其他的合作伙伴,法国政府的威慑力已经足够。
于是秦致远的任务又多了一项,那就是原住民的迁徙。为了保证石油通道的畅通,新巴库特别行政内的所有原住民必须迁出,法国政府将给予财政补贴,让他们在其他地方重新安家。
这肯定会导致原住民的强烈反对,并不是这些原住民不想要这些钱,而是有人在推波助澜,故意从中作梗。
对于这样的人,秦致远就没有什么好说的,直接调过来一个团的塞内加尔士兵,对新巴库特别行政区内的所有原住民进行强制性搬迁。
看上去,这很像是20世纪初的拆迁队。
331 讽刺
荷兰这个国家和英、法两国都有很深的渊源。
在曾经的历史上,自从“海上马车夫”通过四次英荷战争沦为欧洲二流国家之后,荷兰几乎所有的政府和国王都是英、法扶植的。
目前荷兰的国家领袖是威廉明娜女王,这位女王源自英国人扶植的威廉皇室,是一位荷兰版的康熙,十岁继位,十八岁亲政。
还好,没有发生流血事件。
荷兰在世界大战中“严守中立”,但当世界大战进行到1917年底的时候,荷兰人的“严守中立”也终于撑不住了。
在欧洲诸国之中,德国是荷兰最大的贸易伙伴。荷兰人和德国人的贸易额,占据荷兰对外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一。
世界大战进入第三个年头,荷兰的国计民生已经举步维艰,这个严重依赖海上贸易的国家,因为not的存在几乎中断了所有的对外贸易,工业原料的进出口几乎完全停止,并且因为荷兰为了预防德国可能的入侵而进行了总动员,荷兰国内缺少技术工人,甚至缺少农夫,严重依赖海运的弊端几乎是马上就集中爆发。
not,是荷兰和协约国签订的《海外协议》。通过这个协议,荷兰成为唯一一个可以自由运输食品、铜以及油料的非交战国家。
但这些原料从美洲运到荷兰并没有任何作用,因为not同时禁止荷兰与中欧强国的所有贸易,荷兰人手里有原料,但并不能变成国民需要的食品。
到1917年下半年,荷兰国内发生了******,甚至激进的社会民主工党因此发动了一场想效法俄罗斯的暴力革命,这次革命虽然仅仅持续了一天,却也给荷兰皇室敲响了警钟。
为了应付日益艰难的局面,荷兰人主动背弃not,通过瑞典向德国秘密出口铜矿石,同时默许德国走私船在荷兰境内进行猖獗的贸易活动,籍此牟利。
这肯定瞒不住英国人,要知道,连荷兰皇室都是英国人扶植的,英国对于荷兰的渗透可想而知。
10月份,一支英国舰队闯入荷兰海域,在鹿特丹附近捕获6艘德国走私船,荷兰政府全面陷入被动。
与此同时,因为荷兰人和协约国签订的not,德国人也对荷兰人非常不满,于是当德国人开始无限制潜艇战之后,荷兰人的商船同样被列入打击名单。
至十月份,荷兰人损失了23万吨船只,这占据荷兰全部货运能力的四分之一。
当十月份英国人在荷兰海域抓获德国走私船之后,英国人宣布征用所有在英国控制下的海外港口内停泊的荷兰商船。
这真是雪上加霜!
更雪上加霜的是,荷兰人的心头肉、唯一的海外殖民地、荷兰人能够保持悠闲生活的最大保障荷属东印度也出了问题。
10月底,因为天主教和婆罗洲本地宗教的针锋相对,最终引发了一场流血冲突,在这场冲突中,100多名泗水原住民被打死,300多人负伤,使国际社会对于荷兰能不能管理好荷属东印度再次产生怀疑。
在这场冲突过程中,来自法国的“保护伞”公司起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