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部分(第2/4 页)
,呼啦一下自己跑校场上去‘自训’去了。
此事后来闹得大宋上层皆知,曹佾这位大仙惨了,这会儿他还没有八仙过海时的本事,被曹皇后纠进宫去,在御花园里跪了一下午,最后还是赵祯听说后,来给他求情,这位大仙才逃脱一难,不过那身铠甲还是被没收了。
还有一件事,李元昊打了败仗,眼看扛不住了,没办法,于是派使者到老大那里去告状,不用想,大概意思肯定是辽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现在宋国把我西夏打得惨不忍睹,而且我既是你小弟又是亲戚,你怎么能坐视不理呢?这有损辽国‘负责任’的形象啊!今后还有小弟敢跟你混吗?
耶律宗真一想,觉得李元昊这话说得在理,虽然自己刚刚在李元昊那里喝一壶马尿,但既然答应了李元昊求和,两国的和约也签下了,那就得负起老大的负责,辽国周边收罗的小弟不少,象高丽这些小弟,本来就对大宋十分仰慕,若是辽国连自己的小弟都罩不住,说不定这些小弟都跑大宋那边去了,如此一来,辽国岂不成光头司令,战略态势会变得恶劣起来,再则辽国也希望留着西夏这条狗不时对大宋吠两下,牵制一下大宋,使之顾不上来打燕云十六州的主意,虽然西夏这条狗常常会反咬主人一口。
但耶律宗真还是派人来了,依旧是老熟人萧道炎,这哥们上次一路数着星星回去,这次又一路数着星星而来,也不知道他变成天文学家没有,不过这年头还没有炎症一说,人们还不会从他的作充分的联想。
大宋君臣对萧大使还是很客气的,你说什么我们都笑着听着,至于西北战事嘛,战场离得太远,停战命令要传过去得个把月才行,萧大使请稍安勿躁,静待佳音就是!
什么?传个命令要个把月?这用两条腿走路都到了,蒙谁啊?
萧大使,还真被你说对了,就是两条腿走去的,我大宋缺马啊!本来还有几匹的,都被许清带着战场上去了,我们也没有办法啊!要不辽国这么多马,送些给我大宋如何?否则咱们这边传递旨意都得两腿走路,难啊!
总之换个说法,大宋君臣的反应就是这样,尽量拖着,也没和辽国使都撕破脸,虽然辽国不大可能出兵了,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到时大宋两面作战总是不好,别的不说,辽国若真出兵,哪怕只是做做样子,也会给西夏增添一些信心,多些抵抗的勇气,辽国的问题,一切等平夏之后再说,到时你萧道炎还数星星,就把你扔到北海去数去,那边估计还有些新的星座没被发现。
灵州。
二更时分,几百夏军仗着熟悉地形,成功地避开了西岸宋军的巡视,撑着小般渡过了黄河,在一处坝子口的地方上岸,坝子口离灵州只有二十来里远,从这里往东望,可见宋军连绵的营帐,是以这几百夏军极是小心,向四面派出几个警哨之后,才开始奋力开挖黄河大堤。
这时已是二月底,天上无星无月,四野里一片漆黑,对夏军的行动十分有利,黄河由于长年携带大量的泥沙,象灵州附近都是平原,水流比较平缓,泥沙会大量在河床里堆积,使得河床比两岸高出不少,往时夏军为保沿河两面的良田,没少来加固河堤,现在他们要反其道而行,挖开河堤,不禁后悔当初那么卖力加固河堤,使得现在费半天劲还没挖开一个水口。
主要是他们人太少了,李元昊也想多派些人,但不知为什么,今天宋军的警惕性突然提高,各方巡哨频驰,这几百人在西岸还差点被发现呢。
现在夏军的兵力彻底龟缩到了兴庆府等几个西岸城池中,宋军不但控制了两座浮桥,青铜峡也在宋军控制之下,加上唃厮罗五万大军过河,沿河一带也成了宋军的势力范围,这使得几百夏军如出洞的老鼠一般,一边挖还不主自主的游目四顾,生怕宋军突然杀将过来,那他们就真个连渣也剩不下了。
他们开工不久,就有宋军巡哨飞驰而过,可惜天太黑,巡哨一时没看到躲到河堤那面的两三百夏军,说来也是宋军巡哨有些大意了,虽然许清下了帅令,但目前黄河东岸除了被堵在灵州城里那几万人,已经看不到夏军了,西岸又有人巡罗,他们难免有些大意,否则只要驰上河堤,就能发现河堤被挖开的痕迹。
但这也把夏军惊得一身冷汗,有些人甚至已经窜回到船上去了,打算一被发现就先飘到河中间再说。
自从白天西夏使都张绛来过之后,许清就一直觉得李元昊会有什么阴谋,这既是战场上的一种直觉,也是出于对李元昊行事作风的了解,从而得出的结论;从白天开始,许清就让各军加强了警戒,然而一直没发现什么异状,这不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