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部分(第3/4 页)
一个时辰,立即又向鸣沙城方向出发。
如今军中粮草损失过半,鸣沙城夏军囤积的粮草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许清让传令兵给赵野带去一道命令,无论如何死守鸣沙城十五个时辰,不到城破人亡不得烧粮;
同时让狄青带着骑兵立即出发,增援鸣沙城,现在顾不得什么步骑协同了,没粮食吃怎么协同就是死路一条。
李元昊带着人马撤到百里外的横乞岭,清点过损失后,心里不禁一阵阵的抽痛,枢密使成逋战死,铁鹞子只剩下不到一千的残兵,折损了近万人马;
若连带伤暂时失去战斗力的一起算,损失兵力近一万五千人,这还是利用地利,使宋军战力无法全部发挥,同时根据成逋之策,将铁鹞子掩藏于轻骑兵阵中,突然袭击的情况下,这仗还打成这样,李元昊觉得自己算是败了,败得很惨。
如今连铁鹞子都没有了,今后这仗还怎么打?从今天的结果看来,用轻骑兵冲击宋军步兵阵,兵力相当的情况下,根本讨不到丝便宜,一个不好还得象都卧在兰州之战那样,还没冲到宋军阵前,就被打残了。
除了铁鹞子,李元昊倒是还有三四百泼喜军,但那泼喜军是以骆驼为骑,一则速度不及战马快,二则旋风炮不及宋军神臂弓射程远,冲上去恐怕还没投出石弹,就连渣也不剩了,这也是李元昊今天没使用泼喜军的原因。
心痛是一心痛,李元昊也没因此绝望,当初伏击辽国北路军萧惠时,夏军还不是在天时地利占尽的情况下,却先败下阵来,最后怎么样?辽国二十万大军尽数灰飞烟灭。
虽然那靠的是沙尘暴,但这让李元昊更相信天不亡西夏。
李元昊顾不得舔伤口,更顾不得悼念自己那位为国英勇捐躯的枢密使成逋同声,接下来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鸣沙城!
今天宋军用粮草车挡住夏军的铁鹞子,虽然成功了,但粮草也必定损失惨重,只要赶在宋军之前攻下鸣沙城,哪怕就是逼得守城宋军将城中粮草尽毁,也会给自己创造出反败为胜的机会。
时间不容李元昊多想,宋军步兵离鸣沙城也只有一天多路程了,留给自己的时间可不多,前面虽然派去了一万多人马,但宋军在鸣沙城也有一万人马,里面粮草军械堆积如山,望他们攻下鸣沙城不如自已躺着做白日梦来得快,于是他立即将伤兵安排回灵州,自己带着四万多人马飞扑鸣沙城。
宋夏双方的目光同时集中到了鸣沙城来,这个小城原来不是什么重要的战略位置,此刻却成了双方争夺的焦点。
宋军争夺到,则转危为安,可保近月时间粮草不缺;
夏军争夺到,哪怕只是烧毁,也可能导致宋军不得不提前撤兵,直击灵州这个战略要点将成为泡影,若是夏军再发起几次缠斗,就很有可能将宋军拖到粮尽那一刻!
到那时,胜利将属于大夏!
先感谢红鬼子的月票支持!
今天病了,头疼得利害。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为了对得起书友的支持,还是勉力将这一章码完了。时间晚了些,见谅!
第三百九十章 螳螂捕蝉
东京,枢密院。
伐夏大战开始后,枢密院就成了整个朝廷关注的焦点,赵祯更是每天必到,他性格宽厚,失之坚毅,虽然前方一份份捷报频传,第次接到捷报时赵祯都会长吁一口气,欣喜不已,但过后又不免担心,赵祯的这种性格,只要战事一天没有结束,他就不会真个放下心来。
特别是现在许清的中路军越陷越深,已经算是孤军深入夏军腹地了,而且后勤线上还有韦州这样的坚城没有拔除,一但粮草不继很可能陷入绝境,这种情况下,赵祯是夜不成寐;
还好许清和李元昊在龙里坟一场大战,粮草损失近半的战报没有送达,否则赵祯恐怕要心惊肉跳了。
赵祯和范仲淹几人围在地图前,把三军的进展看了一遍又一遍,等待确实是件最难熬的事,特别是这种事关大宋国运之战,但东京离战场遥远,想要摇控都不来不及,让人有种听天由命的感觉。
最终赵祯还是有些不放心的说道:“韩卿,你看是不是让子澄的中路军放慢些速度,等待东西两路大军消清外围后,再一并合击灵州。”
韩琦还没说话,范仲淹立即抢先道:“陛下,不可,中路军快速推进虽然有一定的危险,但同样使得西夏不得不收缩,给东西两路大军迅速消清外围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会打乱李元昊的部署;更重要的是,中路军已经推进到离灵州只有两百里左右,此时停下来,不但于事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