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第3/4 页)
流水更急了,路树墙huā含娇带lù,依水而建的民居总带着一种温润的风情,入眼处如同一幅淡淡的水墨画。
江南,处处透出一种jīng巧玲珑、温婉如水的
白马秋风塞上,
杏雨江南。
有人曾论断,北方是属于雄而江南是属于雌
北方有高远的天空,辽阔的大地,有气吞万里如虎的金戈铁马,有黄沙百战穿金甲的热血疆场。
而江南山环水秀,河道密布,湖上荷huā濯清涟纸伞断桥边。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
在后世,许清也曾走遍大江南北,但那时处处是高楼大厦,南北的差别感觉已经没有那么大。
穿越大宋后,虽然还没去过边塞,但就算是汴梁和江南之间,已经有非常明显的不同了,这种地域上雄xìng与雌xìng的分野已极其明显。
许清这个时候之所以有心思来感受这些,是因为他再也不用烦心什么了。
朝廷押解他回京的命令已到。而漕帮参与叛luàn之人已经逃到了海外,一切证据都被抹得干干净净,现在许清已经死心了,权等着朝廷给自己一个痛快吧。
是往海南去摘椰子,还是去西北充军,还是赵祯能保自己平安无事,反正这一切已经不是许大官人能作主的了。
cào心又有何用,还不如养好身体多活几年,跟吕夷简拼拼谁更天长地久呢!
两浙路提刑官刘存烈对许清还是tǐng客气的,鉴于他有伤在身,没有给他上那沉重的枷锁,还给他准备了一辆马车。
那马车每隔一个拳头围起一根木头,上面加一个盖盖,底下再垫些干草,四面通风,采光良好。
如果许清路上怕寂寞无聊的话,还可以数数车轮转多少圈才到京城。
别了船厂,还有那无限广阔的海洋。
别了,如梦的江南,还有那柔情似水的大姑娘!
别了,我轻轻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姑娘们的贴身衣裳。
许清坐着清凉的囚车,呃,是坐着马车出润州府衙时,深深地看了一眼润州城的一切,然后在心里轻轻的告别。
润州的街上已经恢复了生机,也许华夏的老百姓是最容易知足的,只要有一块安身立命之地,即使刚刚经受了离luàn和创伤,他们也能很快安定下来,默默地tiǎn平身上的伤口,满怀期待地开始新的生活。
也许正是由于具有这种坚强的韧几千年来华夏民族虽历史磨难,却总能很快地从新发出那不可磨灭的光芒。
许清这队囚车很快便引来许多人的围观,许清不禁苦笑,差点忘了喜欢围观看热闹,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
许清穿一件白sè的囚衣,坐在干草上,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当然这时的他已经没有什么风度可言了。
街上的人看着囚车里的他,他在囚车里,也默默地看着街上的人车里的人想冲出车外,车外的人想冲……呃!应该不会想冲进车里来。钱钟书的围城理论,似乎不适合囚车。
“这车上关的是谁啊,瞧着怎么有点面熟呢?”这是街边的大娘在好奇地询问。
“是啊,是啊,是有点面熟,瞧这年纪应该不到弱冠之年,年纪轻轻的怎么就不学好犯事了呢,”白发的老公公在恨铁不成钢。
“多俊的后生啊!唉,将来脸上刺一片乌青的字,这不全毁了嘛!”年轻的捂着口在惋惜。
“想必是前些天作luàn的流贼,要我说一刀砍了完事!”粗壮的汉子在义愤填膺。
“去死吧流贼爷给你尝尝臭jī蛋的滋味!”几个少年在向囚车砸jī蛋。
“娘!不对,不对,他们说的都不对,这是许清许大人,那夜在衙就是他帮我包扎伤口的,许大人还说我是男子汉,要坚强,不要哭呢!”一个六七岁的xiǎo男孩牵着娘亲的手在辩解。
随着xiǎo男孩的话声落下,看热闹的人群大声议论起来,嗡嗡的连成了一片。
突然,嗡嗡的议论声竟全部消失,大街之上,只剩下囚车的马蹄敲打着石板路面的‘哒哒’声。
这‘哒哒’声敲在每一个人的心上,就仿佛……就仿佛那夜‘咚咚’的鼓声一样震撼人心。
那夜的鼓声,让绝望的人们如听到了最慈悲的梵唱!
那夜,那个带着伤病却显得无比伟岸的身影,给人们带来了唯一的希望!
那夜,满城高喊‘奉许清许大人令平的声音,是那样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