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1/4 页)
殖民地。
弗拉基米尔就像龙卷风一样席卷周边地区,大有当年查理曼和奥托大帝的风范。
弗拉基米尔在占领区安插亲信,以防止地方豪强危及自己的权势,他还给自己的儿子们封了领地。
【罗斯受洗】
和祖辈相同的是,弗拉基米尔是一个典型的异教徒,实行一夫多妻制,娶了近八百个姬妾。
他认识到宗教是个好东西,能够帮助他控制臣民的大脑,这是他和老祖宗们的一个重大区别,因此他是留里克王朝第一位注意到宗教威力的大公。
当时东斯拉夫人信仰五花八门的多神教,弗拉基米尔想把这些宗教收编,进行资源整合,为其所用,但没有成功。
他意识到也许需要引进发达的外来宗教,毕竟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嘛。
世界上有那么多宗教,到底选择哪一种呢?这就给弗拉基米尔出了一道单项选择题,俄国编年史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有趣的传说:
与贵族们商榷一番,弗拉基米尔决定遣使邻国,看看哪种宗教最适合基辅罗斯。过了一段时间,使者们风尘仆仆地回来了。
出使保加尔的使者哭丧着脸说:“在保加尔人那里看不到欢乐,穆斯林们愁眉苦脸,而且*教禁止饮酒和吃猪肉。”
贵族们一片嘘声,弗拉基米尔满脸不屑地摆了摆手道:“不让喝酒?喝酒可是咱们罗斯人最大的乐趣。”
从德国回来的使者禀报说天主教的教堂和仪式不够华丽。
弗拉基米尔同样也拒绝了犹太教的橄榄枝,因为犹太人连自己的国家都没有,他是绝对不会接受一个失败民族的信仰的。
而在君士坦丁堡,使者看到了东正教气势雄伟的建筑和庄严典雅的仪式,所有这些都让使者久久不能忘怀,他甚至分不清自己是在人间还是在天堂,惊讶地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形容才好。
听到这名使者的赞叹,弗拉基米尔选择了东正教。
这虽然是个传说,它却说明了一个意味深长的道理:基辅罗斯位于多种文化的交界处,它不仅与拜占庭以及其他基督教邻国有关系,而且与伏尔加河流域的保加尔人建立的穆斯林国家,更为遥远的、位于基辅罗斯东南方的其他穆斯林国家,以及信奉犹太教的可萨人有来往。
弗拉基米尔选择成为基督教世界的右翼,而不是非基督教文明在欧洲的前哨,主要原因是,为了发展和拜占庭的关系,与拜占庭进行贸易使各方面都相对落后的基辅罗斯吸取到先进文化,极大促进了基辅罗斯的发展。
此时的拜占庭正忙着*巴尔达斯&;#8226;弗卡斯的叛乱,弗拉基米尔提议说,自己愿意派六千罗斯武士支援拜占庭政府。他希望以此建立与富庶发达的拜占庭文明的稳定关系,作为出兵的条件,他提出与巴西尔二世的妹妹安娜结婚。
在拜占庭人眼里,法兰克人和斯拉夫人都是不开化的野蛮人。有史以来,拜占庭从来没让一个正牌公主下嫁蛮族。
内战闹得沸沸扬扬,君士坦丁堡朝不保夕,巴西尔二世急需正在崛起的基辅罗斯的援助,当弗拉基米尔表示愿意皈依东正教,并使他的臣民也皈依东正教时,巴西尔二世同意了这桩婚事。
988年初,弗拉基米尔正式加盟东正教,并选择瓦西里作为教名,以表示对未来大舅哥巴西尔二世的敬意,“瓦西里”是希腊语名字巴西尔的斯拉夫语读法。
弗拉基米尔开始强制推行东正教,规定东正教为国教,他下令所有基辅市民在第聂伯河里接受拜占庭传教士的洗礼,并把多神教的神像扔到河里。
很快,整个基辅罗斯都发生了受洗和捣毁异教神像的事情,这被称为“罗斯受洗”,它是俄罗斯历史上一个重大历史事件。
基辅的文学、艺术、法律、礼仪,甚至习俗从此都深深打上拜占庭的烙印。东正教会这种新兴的且极其重要的机构将发挥天主教会在西欧所起的类似作用。
也正因为如此,在拜占庭帝国灭亡以后,俄罗斯不但以拜占庭文明的合法继承者自居,还把拜占庭的双头鹰徽章据为己有,甚至还把它印在了货币上。
这里要说明一下,此时拜占庭还是沿用罗马帝国的单头鹰徽章,到了11世纪,科穆宁王朝时期,才开始使用双头鹰徽章。至于为什么要改用双头鹰,又是谁最先使用的这个徽章,咱们后文再讲。
波兰在梅什科时期,选择接受波希米亚传入的天主教,统一了国家的意识形态。
尽管天主教和东正教都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