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第3/4 页)
上一支烟,深深的吸了一口之后说道,“而且他们受到的这个牵累,事实上毫无价值,无论是对我来说,还是对于米哈伊尔你来说都是如此。如果你想要消除掉来自于我的威胁,只要将我清除掉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去动他们。”
“你说的不错,楚,”图哈切夫斯基站起身来,颤颤巍巍的走到不远处的那扇大落地窗前 ̄ ̄长期以来受到病痛的折磨,他的身体实在是已经被催垮了,不得不承认,时至今日,他还能够坐在这里,顶着病痛得折磨,处理那繁琐的国家事务,实在是一个奇迹。
“我最初的时候,的确有这个打算,”图哈切夫斯基的话还在继续,“在你违背命令的那一刻。我就想到过要将你从现在地位置上拿下来,那确实是一劳永逸的办法。不过,这一点我做不到。从你处理日本人细菌部队的做法上看,我明白了一点,你是一个中国人,而且始终都将是一个中国人。你有中国人的情感,有中国人的爱恨情仇,而这些情感,将会始终贯穿与你的理念之中,并在各个方面得到体现。甚至是对国家大事的处理上。老实说,我很欣赏你的这种做派。要知道,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如果换一个人的话,他也许都会有另一种做法,而不是像你这样,感冒风险去显现自己的本色。不过话说回来,欣赏归欣赏,作为国家大政地决策者,有很多事情我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而作出决定。这一点你应该能够理解吧?”
楚思南默默地点了点头,他知道图哈切夫斯基这番话说的很实在,可谓是推心置腹了,如果换成当初地斯大林,他楚思南今天恐怕已经没有机会坐在这里了。
“虽然说基于种种原因,我不能允许你继承我的位置。成为克里姆林宫的下一任掌权者,但是同样的,我也不能因为这些缘故而剥夺你应该享受的待遇。否则的话。那不仅对你来说不公平,还会令很多曾经为这场战争立下汗马功劳的人心灰意冷,尤为重要地是,我现在还不知道我的这些决定是否是真正正确的。”图哈切夫斯基说道,“从现在看来,雅基尔他们所说的那些很有道理。在如今的克里姆林宫内,确实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比你更适合继承我的位置了,正在进行地这一场战争,无疑在国内造就了你一时无两的声势。在军事上,你是带领我们的红军由极衰、溃败走向奋起、胜利地将军;在政治上,斯大林专权态势的打破,你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战时经济上,我们的国内生产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也同你的努力密不可分,正如米高扬同志所说的,如果没有你的出现,他现在恐怕还在那捉襟见肘的军队供给问题而大伤脑筋呢。正是基于这些问题,雅基尔他们坚信一点,那就是一旦我的决定付诸实施,那么我们的苏维埃政权就将面临一场巨变。对于这一点,我也承认,而且我也正在为此承受着沉重的压力。”
“哎,”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图哈切夫斯基走到办公室的西北角,在那里,一个木制的摇篮摆放的很显眼,“我尝试着在身边找一个能够取代你的人,科涅夫同志,这就是我现在的选择,我想,如果能够给我一定的时间去操作,他应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赢得国内的支持。但是有一个新的问题的出现了,那就是科涅夫同志和你,准确地说,和我们这些人不同,他富有野心,独占**很强,而且为人善妒,尽管在这方面他掩饰的很好,但是却逃不过我的眼睛,同样,也逃不过雅基尔他们的眼睛。我们这些人都不怀疑,一旦他入主了克里姆林宫,那么接下来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调转枪口来对付你,雅基尔他们一致声称,我如今的这个决定,就是在蹈当年列宁同志的覆辙,其最终的后果,就是制造出另一个斯大林与另一个托洛茨基。”
楚思南默然不语,他静静的听着图哈切夫斯基的话,心中却在考虑着一个问题,那就是早已逝去的列宁,究竟给图哈切夫斯基这位追随者造成了多大的影响。
图哈切夫斯基今天的这番话,体现出了他在领导人这个位置上所不应该具有的绝大弱点,那就是优柔寡断,尤其是在对继承人的选择问题上,犹豫不决,心慈手软。对于普通人来说,心慈手软也许是一个优点,但是对于克里姆林宫的主人来说,这却是一个绝对要不得的弊病。
毫无疑问,在否决了选择他楚思南作为继任者之后,图哈切夫斯基将目光转向了科涅夫,而在这同时,他却又不喜欢科涅夫这个人,甚至还担心在其即位之后,会使楚思南本人陷入绝境。在这种情况下,图哈切夫斯基所说的压力也就显而易见了,他是想要达到一个双赢的目的:即让科涅夫接任了自己的位置,同时,又能够给他楚思南找一个自保的方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