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部分(第2/4 页)
他大权在握。却原来,明明权在手,却无力,他还是有所为,有所不能为。
幸而然弟在那南绍朝堂之上,已经以镇国夫人之姿稳立,有沈墨与魏相等人辅佐,背后还有秦天策协助,当不用太在多忧虑了。想起那书信之中提及长安登上了南王之位,不觉欣喜,眼前浮现那乖巧孩儿。轻叹一声,那是他看着长大的孩子啊,居然也登上了朝堂高位,与他并肩而立了。
也是发生了眼前的事,他的思绪转到了自己孩儿身上,不知那孩儿将来出生后会不会与长安那般可爱讨喜?想到这层,终于心底涌出了一股莫名的喜意。
一月后,北定皇朝迎来大喜。大王与大祭师于祭天台前完婚,受百姓瞻望之礼,以天神沐恩泽。那日,祭天台前出去群臣侯拜,还有万民朝仰。沐泽一改平日白衣胜雪之长袍,一袭深红中镶着黑金的礼服,身旁左倾城虽仍是祭师袍,却与往常有不同。上身的黑衫用红边勾勒,而底纹上金线绣了牡丹,底下的红袍改为了大红群摆,当真是艳丽之极。
至于为何绣牡丹而不是金凤,只因大王并未封她为后,而是钦赐影妃之封号。北定朝训,只有王后可带凤冠,着凤衣,其他妃品以花比拟。牡丹乃花中之王,故而影妃的地位足可见之,且大王并无王后,影妃也即是后宫之主。
人人都只看得喜气洋洋,却没发现高站于祭天台上的这对新人,脸上神色却迥异。沐泽淡漠的神色一如既往,完全没有被喜气沾染,大红喜袍只衬得他越加眉目如画,甚至平添了一分魅色。而他身旁的左倾城却艳冠四方,脸上笑颜如花,眉梢眼底都是浓浓喜意。
婚礼在臣民的敬仰与祝福下,落下帷幕。
影尘殿,是今夜大婚之喜殿,只是那内殿之门前,站了排排宫人,均在等候大王一人。只因回宫之后,大王就回了长生殿,一直到夜深都不见过来。殿内传来清沉嗓音:“你们都下去吧,不用伺候了。”
众人相视后,恭声回道:“是,娘娘。”从今日起,她们后宫之内都得改口唤娘娘,而不再是大祭师。陆陆续续的人走了个空,殿内寂寥的与那满屋的红极不相符。
左倾城独自从床沿走过到梳妆镜前,一一除去头上的金饰发钗,早有预料会如此,却还是抵不住心中阵阵失落。她知他心里没有自己,有今日这一切,不过是她处心积虑步步为营的结果,否则哪怕她等上一辈子,也只可能是站那背后仰望的人。
所以,即使失落,她也不觉后悔。君沐泽之心性在那两年中,她细细观察,不说了如指掌,却也知他在君王外衣剥落后,是个纯正磊落的人。这样的男子,不该永远都活在阴暗的无望世界中。宁染青之于他,就像他之于自己,那么高高在上。而她与他的不同是,他只愿静守在原地做个守护者,她却想走到他身边去,把他从无望中带出来。
手轻轻抚摸腹部,眼中浮现温柔之色,心底涌现出暖流。这里有个小生命在慢慢成长,等有一天呱呱落地时,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它都会拥有最尊贵的姓氏,最主要的是,它是君沐泽的孩儿。光这一点,就足以令她欣慰以及欣喜万分了。
这是她处心积虑谋划一切的最终目的,拥有他一个孩子,她想即使他不爱她,也终究会爱这个孩子的吧。那样就够了,孩子是世界上最最纯净的人,将会带它的父王走出无望的旋流。梨花般的纯澈,不该是那么悲伤绝望的,他就该存立于这天地之间,傲然独华。
那一夜,左倾城一人独眠床榻,不管后宫流言纷纷,她只昂首挺步做这后宫之中的影妃,做那朝堂之上的大祭师。她庆幸自己还能保有祭师这职位,因为可日日见那堂上高座龙椅内的清润男子,这世上没有人比他更能诠释白衣的风骨了。为帝者皆认为明黄色龙袍是代表尊贵,却唯独他君沐泽,常年白衣素袍,却不失一分颜色,只显他的傲然于世。
沐泽知道,自己越来越会在早朝的时候愣神了,常常会听着朝臣议事,心思就飞到别处去。比如那左倾城淡薄的神色底下波澜全无,她似乎一点都不烦忧他从未踏入过影尘殿这事;比如每隔几日影尘殿内就会派遣一名宫女过来,向他汇报影妃胎儿状况,即使他蹙紧眉头,却还是听之;比如他会常常目光不由自主就飘到她的腰腹之下,因为那里已经渐渐隆起,即便是袍子宽大,却也遮不住了。
算算时日,她已怀孕过六月,按理该命她暂辞大祭师一职,回后宫安胎,可平日不见她再来求见,朝堂之上提及此事又未免太过不端正。所以几番迟疑,都未成言。
下朝后就见清歌又送来南绍那边的讯息,他翻开信件阅过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