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2/4 页)
很清楚,表达得清楚,能够思维得清楚;思维得清楚,能够表达得清楚;想得清楚,所以说得清楚。说得清楚,又有助于想得更清楚。
有的人可能有这种经验:一个想法,可能原来还不太清楚,在讲述的过程中慢慢就清楚了。说明什么呢?想得清楚是思维清楚的基础。但有的时候,表达得清楚是思维清楚的一个发展。
表达不仅建立在思维、观察、记忆的基础上;还常常推动这些能力向前发展,一步走向敢讲话的角色。
家教格言:
表达能力是观察、记忆、思维、阅读等能力的一种运用,一种外显,一种表现。思维的幸福常常通过表达的幸福加以实现。从某种意义上讲,表达是我们观察、记忆、阅读、思维等能力的一种消费。
培育表达能力,能够刺激、引发整个能力的发展。
表达能力是诸种学习能力的运用、表现和尖端。
培育表达能力,能够刺激、引发、带动各种学习能力的发展,还能够促进非智力心理素质的发展。
表达是婴幼儿教育的主要牵引方向。
表达能力是一种最不稳定、最易变化的能力。受到鼓励和欣赏,容易比较快地发展,受到打击,容易比较快地受到伤害。
表达不仅是不应该被忽略,而且应该是我们特别重视、特别培育的一种能力。
一定要把敢讲话、会讲话作为一个优秀品质,从小对孩子培养起来。
9学习管理能力的培育
从小管理自己的抽屉是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发端。
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过渡到自己管理自己的书包,自己安排自己的时间,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9。1五个积极性的培育
自己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是学习能力的重要和综合的表现。家长的任务只是从小培育起孩子在这方面的五个积极性。
孩子愿意不愿意,或者说喜欢不喜欢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
是不是非得老师管,非得家长管,有没有自己管理自己学习的自信?
在管理自己学习和制定计划的时候,善于不善于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有没有管理自己学习的毅力,学习遇到挫折,能不能自己设法解决?
所谓向上积极性就是,孩子不仅不愿意在管理学习方面比别人差,而且希望比别人做得还好。
自我管理能力的发端
对于一个孩子来讲,培养这些积极性全在一些细节。从小让孩子管理自己的抽屉是一个象征。在玩具和书都有抽屉的情况下,要把玩具的抽屉和书的抽屉尽早交给孩子管理。
只要他有一点管理的习惯,就要赞扬肯定,而且家长不再干预。对抽屉的管理常常成为孩子以后自我管理学习能力的一个发端。
第29节:积极性的培育
孩子再大一点,就过渡为管理自己学习的方方面面。
希望家长从一年级开始就不要替孩子管理书包,不要替孩子收拾作业、课本及摊放在桌上的学习用品。要逐渐诱导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东西。用你的欣赏、夸奖使得他乐于管理,善于管理。
逐步提高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自己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从本质上还包括了自学的能力。一个对自己毫无管理能力的人,不可能有自学能力。
自己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很重要的一点是,自己安排时间与制定计划的能力。
所以,孩子长大一点,除了让孩子管理自己的书包、学习用品之外,希望能够让孩子逐渐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
小的时候管好抽屉,上学的时候管好书包,慢慢过渡到能够管好自己的时间,这个孩子就逐渐走上了自己管理自己学习的道路。
他就能够处理好学习与休息的关系,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的关系,各门功课之间的相互关系,近期学习与长期学习的关系,学习与锻炼的关系,学习与玩耍的关系。
9。2面对具体的问题
家长面对孩子,常常遇到的难题是什么?
孩子学习不努力、不勤奋怎么办?
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不理想有几种表现,差是一种不理想,不太好是一种不理想,一般还是一种不理想,不是最好也是一种不理想。总之,感觉孩子的学习还不太理想,离家长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怎么办?
可能孩子对学习有兴趣,也比较努力,成绩也比较好,家长还会提出问题,如何使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