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部分(第1/4 页)
)。
加拿大虽然国土广袤,资源丰富,但是人口稀少,根本算不上大国。
澳大利亚隔着千山万水,且在严密的战略封锁下,连自保都成问题。
也是说,真正还在坚持战斗的就只有美国。
以往,美国还有一点点幻想,认为只要守住了本土,将战争拖下去,不管帝国有多么强大,只要帝国不愿意承受攻打美国本土所带来的惨重损失,就不会进攻美国本土。而随着战争拖下去,帝国迟早有一天会承受不住战争的重压,最终在谈判桌上做出让步,从而使美国的根本国家利益得到保护。
现在,问题却不这么简单了。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了同盟国集团,随着战争波及的范围越来越小,并且逐渐集中到了美国周边地区,帝国很有可能在战争结束之前就调整国家战略,并且调整国际秩序,建立一套新的国际体制,从而结束大规的军事行动,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
这样一来,即便战争拖下去,也不会对帝国造成多大的影响,反而只能使美国长期处于战乱之中,从而使美国爆发内乱,沦落为三流国家,甚至被肢解成多个国家。
这一点,从当时的帝国战略调整上也能看出一点端倪。
在墨西哥向美国宣战之后,萧鼎昆没有让陆军以墨西哥为基地进军美国本土,而是要陆军尽快稳住墨西哥地国内局势,化解墨西哥政府与反政府力量直接的矛盾,甚至帮助墨西哥进行全民大选,建立新的民主政府。
海军方面,萧鼎昆的态度也很明确,不再继续向美国内地推进。
也是说,萧鼎昆已经全面放弃了攻占整个美国的战略计划,准备通过其他方式来迫使美国投降,从而结束战争。
当时,萧鼎昆的主要精力已经转移到了战后的国际秩序,以及国内矛盾上。
照此情形,即便美国拖上几年不投降,在其海军已经被彻底消灭的情况下,也不可能对帝国构成多大地威胁,最终只能使引爆美国的国内矛盾。如果看得再长远一点,就能看出,萧鼎昆正是希望利用美国的国内矛盾来击败美国。
按照当时情报部门提供的相关消息,美国肯定坚持不到七十九年(47年)的夏天。
也是说,在美国国内下一次粮食大丰收之前,美国国内地粮食危机得不到根本解决。仅此一点,就足以彻底击败美国了。
由此可见,到此时,美国已无退路,投降是其最好的选择,也是其唯一地选择。
当然,局势的变化确实很出任意料。
五月十七日,驻新西兰的美军最高指挥官福斯特上将通过全球公共广播频道宣布,由他统辖的美国军队正式向帝国投降。
同日,帝国就做出了回应,一方面欢迎福斯特上将的投降决定,另外一方面紧急向新西兰派遣了三个陆战师的兵力,以接管美军的防区,收容投降后的美国战俘,并且向新西兰的平民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当时,迫使驻新美军投降地关键原因是严重缺乏医疗设施与医疗药品。
与澳洲大陆一样,新西兰有着发达的农业,却没有发达的工业,甚至连基础工业都不健全。
在遭到全面的战略封锁之后,新西兰在美国的军事管制之下,生活物资基本上能够做到自给自足,可是其他的重要物资却极端匮乏,其中最稀缺的就是药品。
在七十七年(45年)六月份(新西兰为初冬)的时候,新西兰就爆发了一场大流感。
虽然没有办法搜集到确切的相关数据,但是据一些新西兰民间资料的记载,在这场大流感中,至少有四分之一地新西兰人丧命。当时,很多村庄只剩下了不到一半的居民。虽然大中型城市地情况要稍微好一点,但是在必须优先保证美国驻军的医疗下,仍然有很多平民无法得到及时地医疗救助。
到七十八年(46年)初的时候,新西兰又爆发了一场大瘟疫。
据后来考证,应该是新西兰城镇地基础卫生设施长期得不到有效的修缮,结果导致公共卫生状况急剧恶化,引发了霍乱。同样因为没有足够的药品与医疗机构,至少有上百万新西兰人死于这场瘟疫。
到此,新西兰的情况已经非常恶劣了。
不但平民的生命得不到保证,就连美国驻军官兵的生命也得不到保证。在大流感与瘟疫中,至少有数千名美军官兵丧命。
随着大批军人死亡,美军的斗志与士气急剧下降。
当时,就算帝国决定出兵攻打新西兰,恐怕也不会遇到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