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部分(第4/4 页)
也收到了朝廷的命令,令他不许轻启战端。
和谈,敌人都打到京城下了,还怎么和谈?就算能够同金签定和平条约。也就是一份充满屈辱地城下之盟。
这样的命令一下,把杨华刺激得眼睛发红。
看来,这就是宋朝灭亡的
杨华因为不熟悉这段历史,一直想不明白如此强盛地北宋居然会被金人十万大军长途奔袭就给灭了。原来是因为皇帝的不抵抗政策啊!
现在,躲在京城地大宋官家估计还在想着如何讨好敌人,如何顺利同敌人达成谅解这么个拿下东京的大好机会摆在面前,如何肯放过。
既然皇帝不抵抗,这事就交给我杨华来办吧。
虽然赵家都是一群废物。可他们代表着大义,代表中国,代表全体汉人地利益。皇帝对自己也不错,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如何得帮他一帮。
河东军的军官们虽然都不愿意出兵,可杨华也顾不了那么多了。作为国家镇守一方地重臣,作为军人,有地事情是回避不了的。
关群去东京之时,杨华给皇帝写了一分奏折,在上面。他详细分析了东京的敌我态势。建议皇帝先东去江南暂避。将东京防务托付给心腹大臣,坚守不出,与金人在城下对峙。等各路勤王大军至。再做打算。
可皇帝居然在这个时候下了一道明旨,不许各地军队进京。最可笑的是。居然还解散了老种当初以前征招来的勤王军队。
杨华仔细分析了一下,已经猜出皇帝的心思。大宋朝皇帝大概是怕勤王诏书一旦颁发激怒了金人。将来和议时没有回旋余地。
“他这是铁了心要和金人谈和了!”
一想通这个道理,杨华只觉得满心苦涩。也哭笑不得。当初,他写新策反耶律大石和耶律余睹时不担心,现在敌人都打到家门口来了,但担心起来。
皇帝今年已经二十七岁,已经是个成熟的男人了。可做起事来竟然这么操蛋,“真是一个天真的孩子啊!”
除了叹息,杨华还能怎么样了?
他对这个大宋皇帝是彻底地死心了。可是,东京百姓是无辜的,大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