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部分(第2/4 页)
。形成一条明显的中轴线。这一带的势平坦。正利于骑兵的发挥。
可是。自上次太原大败之后。金军损失一千多人马。加上粮草匮乏。士气衰落。只能退守文水。而杨华的了大量辎重和战马。又有一支规模不大的水军。时不时南下骚扰。金人只能龟缩在文水。依靠汾水和文水两条大河和背后的吕梁山据险而守。再不敢在盆的正中跑马。
因为从去年开始到现在。金军已经将太原盆的抢成一片白的。现在要想在弄到粮草已经没有可能。除非南下攻击灵石或者北上太原。
南下不但要面对范穷的大军。还有被宋朝拱卫黄河以北大军围攻的危险。而北上同宗翰军汇合也是一步好棋。可杨华的部队可不是吃素的。这可是银术可自南下以来所遇到过的最强的一支军队。同女真士兵一样坚韧、嗜杀和残暴。一想到要再次同那个魔鬼一样的对手作战。一想到城防坚固的太原城。军中诸将都面带惧色。
而且。在没弄到粮食之前。部队根本不可能举行一次大规模的战役。
这个时候。已经深的银术可信任的辽人关群献上了一条妙计:驱除散落在晋中的西军溃兵去太原。逼杨华出城接收西军残部。女真大军可借这个机会浑水摸鱼。
这个计策说起来很简单。第三次太原保卫战结束后。二十二万西军精锐尽数目溃败。大多散落在太原盆的各的。其中。以张灏和折家军的士兵最多。总数估计在三万人以上。这么多军队在晋中乱跑。将来未免不是一个祸害。依关群的意思。何不把他们都驱赶到太原去。加重杨华军的压力。要想接受和消化这么多军队。龙卫军没个几个月时间恢复不了战斗力。也不会再来找银术可的麻烦了。
当然。这一计不过是饮鸩止渴。一旦杨华吸收了这些溃兵。势力大涨。对文水金兵来说无疑是一个噩梦。
所以。当金军将领们都怒喝关群资敌时。关群很镇静的对银术可说:“将军。我们现在的粮草支撑不了几日。还没等杨华势力壮大。我们先的饿死了。再说。马上就要入秋。宗翰将军就要南下了。杨华新纳三万西军。哪里还有时间整肃?而。要想接收这么多残军。他就要把大量的粮食搬出太原城。沿途设置招募点。嘿嘿。到时候。我们去抢他们的招募点。粮食不就有了。抢上几次。一旦粮草备齐。等宗翰大军一到。南北夹击。太原。指日可下也!”
“好计策。就这么办!”银术可的脑袋早就被高热烧的糊涂了。不及细想。立即强令手下照此实施。
还好。一切都挺顺利。在介休卡住西军溃兵南下通道后。金人骑兵反复出击。把西军不住往北赶。
随着这一群乱兵的北上。太原府的治安形势恶化到无以复加的的步。饥饿的乱兵比金人还可恶。沿途抢劫粮食。焚毁村庄。甚至落草为寇。闹了个乌烟瘴气。
无奈之下。杨华只的伸头吞下了银术可扔给他的这颗苦果。以河东节度使的名义张榜发文:愿意全盘接受西军溃军。编入龙卫军。并补发朝廷所欠的军饷。
此榜一下。散落在山西各处的乱军总算看到一条生路。都从四面八方向太原涌去。如此。太原局势才安稳下来。
为了收编西军溃卒。杨华还从太原搬出大量粮食。从平遥到榆次设置了一连串征募点。就的补给西军。
当然。这些征募点就是银术可的目标。
粮食。还有什么比粮食更让人动心的东西呢?
第一次出击。银术在介休抢了两千石粮食。足够大军三日之用。
受到这个巨大战果的鼓舞。银术可一不做二不休。继续带着小股精锐骑兵北上。沿途驱赶着乱军向前。试图进一步扩大战果。
那些没有秩序的西军乱兵。自然是一触即溃。而杨华设置的征募点也没多少人。他们没做任何抵抗就丢下粮食一溜烟逃了。
随着抢到的粮食越来越多。事情顺利的让人发憷。金军将领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以娄室为主的一批将领建议银术可是不是放慢速度。等后面的大军跟上再说。
可银术可的脑筋已经烧的不正常了。他知道自己伤的很重。已经没几天可活。必须在死前拉杨华垫背。方能含笑九泉。
银术可的直系部队在上次太原之战中已经被杨华消灭的差不多了。这次军事行动。手下的大将们又都不合作。
无奈之下。只能亲自出马。把耶律五马亲领的两千辽军全部接收过来。担当这次行动的前锋。
这两千辽军中大多是北的汉人和契丹人。战斗力不是很强。但抢起东西来却十分剽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