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部分(第1/4 页)
“可能,是没有余粮了吧。”见陆风追问,孔仪只好吞吞吐吐的敷衍说道。
孔仪说完,陆风想了想,便叹了口气说道:“若是无粮,风也无能为力。没有粮食吃,老百姓自然要发动暴乱,谁能控制住?”
孔仪道:“那至少应该先镇压一下吧。”
一听孔仪这么说,陆风便心中暗恨:明明有粮食,你不开仓赈济,还要镇压,什么人呢。
于是,陆风便摇头说道:“治标不治本,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恐怕镇压不完啊。”
一听陆风这么说,孔仪便急道:“那子城以为,如何是好?”
陆风想了想,便道:“只能改制。天下虽乱,但并州却一片安宁,只因为并州之制合理。所以,如果能在青州推行新政,那青州之乱不镇亦平。”
孔仪想了想,便道:“子城之言有理,不过,如此一来,所费时日颇多,恐怕暴乱难平。”
陆风道:“若制度合理,民可安居,暴乱自会平复,何须大军镇压。纵使大军镇压了一时,然民怨未平,他日复反,又当如何?”
孔仪想了想,只好无奈的说道:“好吧,那子城就尽快推行新政吧。”
陆风笑道:“我已写信让并州选派官吏来青州,只是,还需要几天才能到青州。所以,眼下还是先抚平东莱之乱吧。”
一听陆风这么说,孔仪便道:“如此则多谢子城了。”
陆风笑道:“孔大人客气了,只是,要烦请孔大人赐予在下青州刺史印绶,这样,在下才可名正言顺的发令调兵。”
见陆风终于要出兵平乱了,孔仪便忙命人取来自己的青州刺史印绶,交与陆风。
印绶在手,陆风便命郭嘉起草刺史令:革去东莱太守的官职,命贾诩暂代太守之职,开仓放粮,赈济百姓,领导百姓发展生产。同时,陆风又命太史慈率领狼骑军和贾诩同去东莱,有违抗命令者,杀无赦。
一见陆风此令,孔仪便大惊失色,说道:“子城,一州刺史只是负责监察各郡官员,并没有任免太守的权力。”
陆风笑道:“以前没有,但现在就有了。”
随即,陆风又道:“既然要推行新政,风不能无令而行,所以,这刺史印绶,风就替孔大人先保管几天吧。”
说完,陆风便命郭嘉收好印绶。
一见陆风竟要强夺自己的印绶,孔仪便道:“子城,这多有不好吧,毕竟,在下才是青州刺史啊。”
陆风笑道:“当然,孔大人一直都是青州刺史啊。只是,风代为发号施令几日罢了。”
陆风说完,孔仪便干瞪着眼睛愣了半天,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见孔仪无话可说,陆风便道:“军中还有事,风就先行告退了。”
随即,陆风又转头对赵云说道:“二弟,新婚燕尔,你就先不要回军营了,先在刺史府住一段时间吧。”
赵云刚想说话,却见陆风已经已经和贾诩郭嘉二人出门而去了。
回到军营,郭嘉便笑道:“主公如今可是两州刺史了。”
陆风微微一笑,随即,又叹了口气说道:“大汉朝廷若能早行新政,那天下就不会如此混乱了。”
陆风说完,贾诩和郭嘉也都无奈的叹了口气。
狼骑军集合完毕,太史慈便和贾诩赶去东莱了。
贾诩走后,陆风领着郭嘉无聊的大营里闲逛,同时,陆风也给郭嘉讲解了一些兵法和阵法。
两天后,荀攸等人终于到了陆风的大营。
原来,陆风早就预谋要强占青州了,所以,一接到青州的求援信,陆风便写信回并州,命荀攸、王烈、邴原三人准备七个郡的政、法、监三个方面的官吏,速到青州来推行新政。
荀攸几人忙了几天,又在路上奔波了几天,终究还是晚到了两天。
等这一百多号人一到,陆风便开始发刺史令,盖大印。
任命赵云为青州别驾,全权处理青州一切事务,主管青州军事;
任命贾诩为青州军师,协助赵云管理青州军事;
任命荀攸为青州政务主事,王修为青州政务从事,二人负责青州政务;
任命王烈为青州大法官,负责青州诉讼律法;
任命邴原为青州大监察官,负责监察青州百官;
同时,陆风还征辟徐干为并州政务从事,择日前往并州赴任。
徐干和王修都是一时的名士,陆风可不想浪费了。
接着,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