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第2/4 页)
所言有理,只是,不知军师有何凭证?若是匈奴人的目的真是定襄,那定襄可就危险了。”
贾诩道:“以张文远之能,再加上定襄城中的数万军民,面对不善攻城的匈奴人,守住定襄应该不是难事。所以,即使主公不去援助定襄,十日之内,定襄亦无大碍。而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要多派斥候,打探匈奴大队人马的踪迹。同时,还要加强与朔方、五原的联系,早日明了匈奴人的真正意图,将计就计,争取可以在草原上合歼匈奴人。”
太史慈想了想,便也无奈的坐了回去。
随即,沮授说道:“文和之言有理,授以为,我们确实应该先弄清楚匈奴人的动向。并且,我们都低估了匈奴人啊。”
一听沮授这么说,众人又都疑惑的看着沮授。
沮授接着说道:“自北匈奴远遁以来,南匈奴便分裂为左右两部。名义上,右贤王是匈奴左右两部的共主,但匈奴左部却一直都不把右贤王当作单于,而是把左贤王当作自己的单于。可由于去年左贤王的战死,匈奴左部便乱作一团,而右贤王也乘机欲吞并匈奴左部。所以,在主公的威胁下,匈奴的左右两部竟有合并之势。
而对于中原这块风水宝地,匈奴左右两部都不愿错过,所以,每次入侵中原,匈奴左右两部向来都是齐出的。只是去年左贤王太过急躁了些,导致兵败身死。而右贤王又忙着干预匈奴左部的事务,所以,去年匈奴人竟没有再来。
如今,我们已经发现了两路匈奴人,一路十万人,一路五千人。很明显,五千人的一路绝不是匈奴人的主力部队。而此次入侵并州,由于去年左贤王的教训,匈奴的左右两部更是应该齐出。所以,授以为,在并州的边境,应该还有一路匈奴人的主力部队在蠢蠢欲动。或者,那路匈奴人已经侵入并州了。
而匈奴人先佯攻雁门,以为佯攻定襄做掩饰,而佯攻定襄,却是为了引出主公,以半路击之。
所以,主公暂时还不能轻出,我们一定要弄清敌情,弄清匈奴人的大致位置和真正动向。”
沮授说完,陆风便点头说道:“两位军师说的有理,现在急着出兵,真是有些急躁了。”
陆风说完,就听帐外传令兵禀报:雁门军情。
陆风摆手说道:“进来!”
于是,传令兵飞快了跑了进来,跪倒在案前,呈上了军情。
陆风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道:“管亥将军已入雁门,匈奴人在佯攻,恐另有所图,雁门太守顾雍字。”
说完,陆风便把军情传给了众人。同时,也笑着说道:“这个顾元叹,也通晓几分军事嘛。”
待众人看完以后,刘晔便道:“匈奴人佯攻雁门,这是意料之中的事,五千匈奴骑兵是攻不下坚城的,只是不知匈奴人是否也在佯攻定襄啊。”
陆风道:“不管怎么样,我们只能加派人手打探军情了。同行,命令朔方和五原也多注意一下定襄的形势。”
就这样,一场计划中的大战便流产了。
第六十五章 张辽偷营
更新时间2007…10…23 4:09:00 字数:2802
夜幕下的定襄城,显得异常的宁静和肃杀。而城外连绵十几里的匈奴大营,却依然是平静而安详。
城门,在黑夜中悄然的开启了,一支骑兵悄悄的出了城。而匈奴人对此却没有任何反应。
片刻之后,喊杀声起,这支骑兵突进了匈奴人的大营。
为首的大将甚是威猛,大红战袍,赤金铠甲,整个人就象一团烈火一样在匈奴人的大营中燃烧着。只见这员大将挥舞着大刀,跨着枣红战马,在匈奴大营中往来冲突,纵横驰骋。大刀所到之处,匈奴兵的头颅便成排的飞向了天空。而身后的四千骑兵,也如猛虎下山一般,个个争先,人人向前。
这员大将,便是并州第三师的师长,定襄太守张辽张文远。
一时间,匈奴大营混乱不堪,两军混战在了一起。
擒贼先擒王。很快,张辽便冲到了中军大帐。
只见一个匈奴将军正迎面而来。于是大刀力劈,那个可怜的匈奴将军便被一道乌黑的闪电劈成了两半。失去了主人的战马嘶叫了几声,便在惊恐中跑向了远方。
而主将一死,匈奴兵便开始慌乱了,一部分人仍在顽抗,而一部分人竟开始逃命了。
但是,随后而来的四千步兵却让顽抗的匈奴兵彻底失去了抵抗的信心。
在草原上冲锋作战,也许这四千步兵对于匈奴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