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2/4 页)
里宽的海峡,到时候无论往华夏大陆倒腾点什么东西,无疑要比从美国直接运到华夏大陆方便的多。
而且最关键的一点,李想也很想把港岛变成半导体电子行业中第二个台岛。
事实上,香港的出口差不多60%都是电子业产品。电子产品出口里面,电子元器件差不多占40%,所以电子元器件对于香港电子业是很重要的。可偏偏港岛却没有一家能够在半导体电子行业中拿得出手的领头羊企业来。
其实港岛的半导体行业起步并不晚,在60年代美国和曰本开始考虑把它们的半导体制造外移时,港岛基本上是它们第一个考虑的地方。港岛的半导体业从60年代开始,当时业界最有名的fairchild、摩托罗拉和富士通等都到港岛来投资,这些公司最先开始做的当然是制造、封装、组装、测试,这时候还没有把设计放到港岛。在生产制造部分转移到港岛后,一些市场部门也开始在香港成立,从80年代开始,一些国际巨头,例如摩托罗拉,也开始在香港设立研发中心。
然而,尽管港岛的ic行业其实起步很早,但是由于港岛政府没有大力支持,慢慢的港岛就落到了韩国和台岛后面,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港岛还有ic设计。
前世李想的记忆中很清楚的记得,由于港岛政府对于半导体产业一直没有什么优惠政策,港岛地产飙升导致的整个运营成本上升,再加上大陆集成电路行业慢慢开始有起色,2000年左右的时候,在港岛设立分公司的国际巨头开始纷纷进入内地,很多公司就搬离了港岛。
就这样,原本在电子行业中应该有着极为出色表现的港岛,就这么慢慢的在这个行业中没落了。人家台岛最起码还有个晶圆代工全球第一的积电以及排名靠前的联电,而大名鼎鼎的国际自由港港岛,竟然连一个拿得出手的半导体电子企业都没有。
正是因为这两个原因,李想才准备在港岛设立第二个芯片制造企业,毕竟港岛距离台岛非常近,以后积电和联电的晶圆代工,也可以让港岛的芯片制造厂节省不少的费用。
当然,现在大屿山那便宜的地价,也是促使李想产生这个念头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旦这家芯片制造厂能够成功打出名头,那么可以想象的出,围绕着这家芯片制造厂,将会出现一大片生活商业区,工厂周边的地价肯定会大幅上涨的,因此现在就拿下大片的地皮,以后也可以通过抛售这些地皮获得大量的利润。
对于港岛这个东方明珠,李想还是非常喜欢的,前世在大为的时候,李想就曾经来过港岛好几次,对于港岛未来的发展,李想也是心知肚明的。李想清楚自个儿的能力,或许他无法改变整个港岛的发展前景,但如果要是在信息产业这个行业中,把港岛打造成为全球一个重要的信息产业基地,重生后掌握着金手指的李想自信还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
港岛有着极为优越的地理环境,虽然在地价和人工上要贵很多,可咱玩的可是正儿八经的高科技信息产业,这玩意儿的利润那可是相当高的,要不然前世那个快要奄奄一息的苹果,也不会凭借着那几款手机和掌上电脑,在短短的十年内,就一跃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因此,要想在港岛打造出一家巨头型的公司,李想还是有把握的!而且,打造出一家巨头型的公司,对于提升港岛的整体形象也是有着相当的促进作用的。最关键的一点,有了这么一家巨头型的公司,完全可以让已经渐渐开始没落的港岛电子行业重新焕发新的活力,从而让港岛多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前世李想重生前,港岛爆发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归根结底就是因为经济的不景气造成的。如果那些参与战。中的家伙们个个有饭吃,有房住,他们会搞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吗?
而且最关键的是,如果自己的企业能够引领港岛的电子行业,那么自己在首长们心目中的地位肯定也会不一样的。在华夏混,这方面必须得要,不要不成啊!
想到这里,李想扭头对还在看着地图的林哲笑道:“林经理,港岛的半导体电子行业能不能再次崛起,可就看你的具体选址喽!这地址选好了,咱们就能在这里建设一家世界顶级的芯片制造厂,同时可以有力的拉动整个港岛上下游的相关业务,就像台岛的联电、积电对于上下游企业的拉动一样。我很期待在东方明珠也能看到这样的盛况,让东方明珠这个名字更加名副其实!”
李想的话很有一种蛊。惑力,即便是林哲这个三十多岁的大男人听了,也难免一阵耳红面赤。可别想歪了啊,那是因为林哲心中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