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页)
的“华为的追求是在电子信息领域实现顾客的梦想,并依靠点点滴滴、锲而不舍的艰苦追求,使我们成为世界级领先企业。为了使华为成为世界一流的设备供应商,我们将永不进入信息服务业。通过无依赖的市场压力传递,使内部机制永远处于激活状态”。 1995年是联想最困难的时候,可谓内外交困。内部,高层管理人员间的矛盾到了白热化程度。外部,一是由于市场环境等问题,香港联想出现亏损;二是国内PC市场被国外几个大的品牌厂商占据了绝对市场份额。面对这种形势,柳传志坚定地高举“振兴民族工业的旗帜”,起用杨元庆等年轻人,大举展开本土战略,一举成为中国内地市场份额最大的品牌厂商,进而出击国际市场。没有“替天行道”,也就不会有《水浒传》中“聚义厅”下的一百单八将,更不会有“及时雨”    
使命无价:创造财富的永动机(2)
宋江。如果没有“振兴民族工业”的旗帜,柳传志也不可能在那种形势之下一举扭转联想在中国市场的态势,并从此奠定了中国PC界的龙头企业地位。 以立法形式完成对公司长久发展蓝图描绘的,是任正非和他的华为公司。《华为基本法》的内容涵盖了企业发展战略、产品与技术政策、组织建立的原则、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与管理制度等方方面面。其中心内容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华为总裁任正非描述说: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就是适合全体员工的一道菜。一个企业只能有一个核心价值观,以此来统一企业的文化与管理。它应该是公司员工共同认同的规范与尺度。一个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关键在于企业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和动力机制,这就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必须为其接班人所接受,接班人必须具有自我批判能力。自我批判能力就像刨土一样。管理思想的土壤松动,为持续创新的种子的成长创造了条件。 一个优秀的企业组织,无论其使命、目标用什么话语具体表述,根本的也是“为人民服务”。现代企业经过100多年发展,企业理念已发生了根本变化——企业不仅是经济组织,而且是“社会公民”。企业目标就是赢利。企业通过创造财富,一方面为员工服务,另一方面又通过产品和税收,更大化地为社会服务。这些,谁能说不是为人民服务呢? 目前,世界上公认衡量企业的标准包含有“社会责任”一条。一个世界级的优秀企业应该是“取之于社会,回馈于社会,造福人类”的企业。IBM始终把回馈海外公司所在国家和人民作为战略的一个部分。例如,IBM国际采购业务1993年在中国的采购额是3000万美元,至2000年增长到20亿美元。而从1997年开始至2004年底,IBM向中国教育的捐赠已累计超过1亿美元。 做大的企业,绝不能鼠目寸光。一个没有社会责任、不承担应尽的社会义务的企业组织,终究不会有大的作为。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目标至尊:事半功倍的成长法门(1)
组织的使命,决定了这个组织的性质。但要使全体组织成员忠实地履行宗旨,就必须把这个相对抽象的概念,转化为组织不同时期的具体目标。 “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确立,使解放军有了个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不变的“北斗星”。使这个组织可以朝着这个方向,永无止境地前进。但在具体达成这个使命的方式上,需要因地、因时制宜。这就是组织的目标。 组织目标是完成使命和组织宗旨的载体,是随着环境、时间以及条件变化不断调整的一张“列车时刻表”。对组织来说,宗旨是共同目标;对组织成员来说,共同目标是组织阶段需要到达的目的地。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这是半个世纪前解放军的缔造者毛泽东的一句名言。这个目标是可以诠释的,是远大与现实完美结合的目标。这也正是这个组织具有超越对手的效率和竞争实力之原因所在。为保持组织的前进方向,在组织的前方建立起具有灯塔性质的目标。 什么是灯塔性质的目标呢? 我以为,这是个可以支撑组织在相当时间内发展的目标,是个能够规避前进路线偏差的目标,是个能够在极度艰难困苦中吸引成员前进的目标,是个能够使全体人员为之努力并能达到目的的目标。 在长征中,这个目标是渡过大渡河,是翻越雪山,是走出草地,是到达陕北。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这个目标是把对手赶过“三八线”,是用“零敲牛皮糖”的方式消灭敌人,集小胜为大胜并取得战争的最后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