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2/4 页)
约的时候,他就打算接受了。原因很简单,不娶亲自然是不行的,他是个正常男人,有正常的需求,更何况他自他来到这个时代,他心里就计划过不止一次了,恐怕他是没有时间去谈恋爱的。不管是近期的军阀混战,还是不远的将来的抗日战争,他都必须全力去应付,时间不够不说,就是精力也腾不出来。
想着要跟她过一辈子,赵书礼觉得他可不能忍受一辈子跟一个说不一样话的人在一起,既然不能拒绝,那就改造她好了。于是他主动的每天带着她,得空就教她说普通话。可是这小丫头,竟然不肯学,每次没说几个字就笑个不停,教育事业根本进行不下去。
一直到了大年三十的晚上,一家人过年气氛不说了,这天傅伦当着女儿的面跟书礼详细的说了,当年他跟赵书礼的父亲赵梦然的故事,尤其挑明了婚约一事后,小丫头傅青荷再也不跟赵书礼说话了,想教育也不行了。
傅伦大年夜的性情感化倒也让赵书礼了解了自己这个时代的身世,原来赵家本来是山西太谷一户地主家庭,跟大多数山西地主一样,也经商。但是赵家更看重科举,因此从小教育赵梦然学而优则仕的道理,让他认真读书。赵梦然也不负众望顺利的通过了乡试县试,然后进京赶考。也就是这时候他跟穷困潦倒几乎是靠乞讨去北京考试的傅伦相识,并且资助了傅伦,可惜这年两人都名落孙山。本来约好下次再考,可惜清政府竟然说倒台就倒台了。
而随着国家的巨变,赵家的生意也遇到了困境,不得已变卖家产,赵老爷子也在困顿中去世。妻子也因生育出血而死,但是赵梦然没有屈服,困境中他决定重振赵家,于是约了傅伦一起北上库伦经商,从给人当账房起,慢慢的两人合伙开办了一个义常盛商号。经营的也是顺风顺水,直到赵梦然死于蒙匪之手。
了解了上代的恩怨,赵书礼又看傅伦是一个典型的山西人,讲诚信道义,心里更加信任他了。于是年后,他托傅伦去出趟远门,带上一百万大洋,去帮他办一件大事。傅伦离开后,把傅青荷交给了赵书礼。
父亲走后,傅青荷又不在羞涩了,又开始跟赵书礼黏在一起。毕竟是一个十二岁年纪的小姑娘啊,当然赵书礼自己也不大,他又一次借机问傅伦自己的生日,被傅伦笑他马大哈后,赵书礼知道了自己今年其实才十三岁,不按照中国人的习惯,过了年了就已经十四了。
傅伦走后,赵书礼又开始了教育自己未来老婆的事业,虽然困难重重但是他不气不馁。刚过年,就带着她到了包头,先是给沈广聚拜年,并送上厚礼。还宴请了沈部各级军官,每人也都有红包可拿,正大光明的拉拢,但是沈广聚根本不在乎他对自己的掌控能力有信心。接着又宴请包头商会各个商户,邀请他们也去东胜县经商,答应给予方便。
跟包头各界保持了一个良好的关系后,又去归绥给蔡成勋送了礼,不过这次礼没有白送,送上了一万大洋后,蔡成勋拨付给了他五万军饷,这是去年的欠饷。
转了一圈后,赵书礼这才回到了东胜县,这时候他的军队出了点状况。
十四节 进京活动(1)
这群蒙古人离开外蒙古家乡已经将近两年了,他们现在每天的活动就是训练再训练。在宋远和几个营长的带领下,不停的重复着瞄准——扣扳机——拉栓——扣扳机,现在还没有条件给他们实弹射击,只能这样练枪法。然后还有队列训练,各种军操。这些军官都不是科班出身,而是一步步从北洋军中走出来的,也没有什么新思维,就是当初他们的长官怎么训练他们,他们现在就怎么训练别人,因此尽管未必比军校训练正规,但也中规中矩。
可是蒙古人受不了,自元代以降,蒙古人就失去了成吉思汗时期的军国主义传统。牧民们不在从小接受军事训练了,尤其是到了清朝,蒙古人基本上是被清政府豢养了起来,不用交税也不用为了生活抢劫,基本上除了朝拜活佛就没什么大型活动了。这样的蒙古人开始懒散起来,唯一能接受的劳动基本上就是骑马放牧,连农业劳动都受不了的他们又怎么受得了严格的军事训练呢。
因此很快军队中就出了问题,训练他们的军官们,都是没上过军校的大老粗,大多数也是不识字的。他们的训练方式都是来自过去的长官,而汉人军中等级森严,打骂士兵是家常便饭,结果本来就不堪训练的蒙古人跟军官闹起了矛盾,经常不好好训练的士兵被军官体罚后,大批蒙古人就会跟军官对立起来,甚至差点出了殴打军官的事情。
这可是相当严重的事情,于是一回来赵书礼马上就找宋远来了解情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