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1/4 页)
李奔冲着医生发了一通宏论。对付健谈的人,你要表现的比他还健谈!�
医生果然被镇住了。在开往明孝陵的车上,他特意避开了李奔,找几位小姑娘聊天去了。�
离开祠堂巷子的时候,李奔故意漫不经心地问死魂灵:老头的风筝店怎么开在广场里啊?�
死魂灵说:那祠堂旁边的老房子解放前就是老头家里的,后来都给拆没了。�
他不住那里谁住那里?真要按地契算,连广场上的那块地也是他家的呢。�
李奔点点头。时代换了,旧豪绅没落,房子的变迁就是最好的缩影。�
李奔不再感叹,两眼只盯着卢苇的一举一动,一路盯到了明孝陵。�
活动刚刚开始。
15、墓道
天为帐幕地为毯,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腿,空把山河一脚穿。�
这首打油诗是朱元璋写的,不讲雅致,但很霸气。此刻,他正伸着腿,和老婆马皇后长眠在明孝陵的地宫里。�
明孝陵坐落于钟山南麓玩珠峰下。明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合葬于此。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命中军都督府佥事李新主持陵墓的营建工程,第二年八月,马皇后去世,九月葬入此陵墓,定名为“孝陵”。孝陵之名,取意于谥中的孝字,有“以孝治天下”之意,一说是马皇后谥“孝慈”,故名。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五月,孝陵殿建成。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闰五月,朱元璋病逝,与马皇后合葬于此陵。�
明孝陵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形制参照唐宋两代的陵墓而有所增益。陵占地长达22。5公里,围墙内享殿巍峨,楼阁壮丽,南朝七十所寺院有一半被围入禁苑之中。陵内植松十万株,养鹿千头,每头鹿颈间挂有“盗宰者抵死”的银牌。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孝陵地区成为太平军和清军对峙的重要战场,地面木结构建筑几乎全毁。�
诸司官员下马!�
一座二间柱的石牌坊赫然立在面前。上面刻着六个楷体大字。刚才还说笑的人群,顿时敛声静气。�
傍晚的明孝陵,游客稀少,石牌坊森然地立在斜阳里,显得突兀、孤寂。�
下马坊即孝陵的入口处,谒陵的文武官员,到此必须下马步行。�
一行人缓缓前行。转向四方城的西北,过霹雳洞上的御河桥是神道,神道的两侧自东向西依次排列着十二对石兽:狮、獬豸、驼、像、麒麟、马,每种四只,两蹲两立,共十二对,逶迤绵延达一里多地。之后,神道又折向北,有华表(望柱)一对在前,继而是巨大的石像四对,两武两文,威武雄壮,神态肃穆。�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死后,为了防止后人盗墓,曾于同一天从南京十三个城门同时出殡,而且车马仪仗完全相同,使人难辨真伪。�
看着这些站了几百年的石头武士,李奔忽发奇想:到了夜晚,这些石头们会不会走下石座,活动起来。那时候,夜幕下的明孝陵里是不是到处都会响起他们笨重的脚步声呢?�
南京几乎每一块土地下,都埋着古人的尸骨。李奔忽然想起了有人说的一句话。�
你们发现了什么奇怪的东西没有?�
死魂灵拍着一个无头的石头神像,神秘地问。�
你说那个石头?对啊,他怎么没有头啊?�
一个女孩子好奇地问。�
死魂灵诡秘地一笑:这里面有个故事。�
传说这个石头武士像是一位很受皇帝宠爱的年轻大臣,因此,在修建孝陵的时候,他的神像也列在了里面。可是,这个武士是个风流种,他英俊健壮,不知道怎么把皇帝的一个女儿给勾引到手了。两人经常在宫中密会,此事被皇帝发觉了,可是又不好张扬,一怒之下,拔剑把他的石像脑袋给砍下来了,结果成了这条甬道上唯一的无头石像。�
啊?是这样啊。女孩子们惊奇地说。�
皇帝的女儿也是人啊!胖子不怀好意地说。�
除了这个石头像,你们还发现什么秘密了吗?�
死魂灵又说。�
还有什么秘密?女鬼?医生夸张地说。�
你们看看脚下的甬道,它一直这么笔直吗?�
大家回头望望,这几里长的甬道果然拐了个大弯。这不符合皇家的规矩。将以前历代帝陵前的笔直神道改成一个弯曲的形状,颇出人意料。�
弯曲的神道自明代以来就众说纷纭,目前最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