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部分(第3/4 页)
特别是宜嘉夫人。
直到这时, 阿愁才发现, 她一直忘了一件事:宜嘉夫人是怎么看她的。
在夫人府这几年里,宜嘉夫人对待她们这些小梳头娘们都是一种老板对员工的态度——就是那种既不会刻意亲近也不会刻意远离的平和之态——对阿愁, 她也是如此的一个态度。如果不去细想,阿愁还没觉得宜嘉夫人对她的这个态度有什么不妥,可只要联想到当初在杏雨楼上, 她头一次被李穆召过去时, 宜嘉夫人看向她时那种仿佛解剖一般的眼神,后来这种放任的态度, 就明显是不对了。
宜嘉夫人会以这种平和的态度对她,只有一个解释:她通过了夫人的审核,是被允许接近李穆的人。
而从洪姑姑话音里所透露出的意思来看, 显然夫人并不仅仅拿她当李穆的玩伴,许还把她当作李穆的“身边人”在预备着呢!
——可不,要家世没家世,要相貌没相貌,这样的一个玩物,就算将来李穆结亲,被亲家知道了,也不会把她这么个小人物放在心上去计较。
如今好歹常常出入贵人后宅,且也听过这些后宅主母们常用手段的阿愁内心里不禁一阵叹气。万幸的是,亏得她长得不好看,李穆又只是孩子心性,对她应该没那等绮念遐思。
(……)
阿愁抱着那妆盒站在坊街边上沉思了好一会儿,觉得这应该只是夫人的意思。只要这不是李穆的意思,夫人怎么想其实并不重要。
于是她又叹了口气,决定还是照着原计划去珑珠家。
等阿愁转过身去,却是这才发现,通往夫人府正门处的巷道里竟停满了车马。显然今儿夫人府里请客的规模远胜往常。
不知道这事儿和李穆在京城的事儿有没有关系。
阿愁正模糊地想着,忽然就听得身后有人叫着她的名字。她顺声扭头看过去,便只见夫人府里两个相熟的管事娘子正冲她着招手。看那二人的模样,今儿她们应该是负责在府外安排引导来宾车马的。
显然,那两位管事娘子也听说了今儿阿愁带着新妆容过来的,这是故意要叫她过去看一看她的妆容罢了。其中一人便拉着阿愁笑道:“果然跟阿大她们说的一样呢。若不是你在我们府里呆了这几年,换个跟你不熟的,只怕真要不认得你了。”
阿愁堆着笑脸刚要答话,就只见身后一前一后驶过来两辆马车,显然是有客人到了。
两个管事娘子顿时顾不上对阿愁的好奇了,只匆匆跟她打了声招呼后,便过去接应那两辆马车了。
阿愁也不以为意,正要转身走人,前头那辆马车的车窗锦帘忽然被人挑开,有个脆生生的声音叫着她道:“那边可是阿愁?”
阿愁回头一看,却原来那是司马府的马车。因她曾替那府里的少夫人做过妆容,所以倒也认得,车窗里露着一张脸的那个丫鬟,正是少夫人身边得用的大丫鬟。
见阿愁笑盈盈地过来见礼,那大丫鬟以惊奇的眼把阿愁一阵上下打量,问道:“你这是什么妆?竟从没见过。”
话毕,她的身形往后一顿,车窗里换作了她的主人,那司马府的少夫人。
少夫人也带着惊奇看了看阿愁的妆容,然后抬头看看一墙之隔内的夫人府,那眉梢一动,却是没问阿愁的新妆,只笑盈盈地问着阿愁道:“你这是才刚打夫人府里出来吗?”
阿愁忙敛袖应了一声“是”。
而,虽然少夫人的脸上是笑盈盈的,少夫人的贴身丫鬟却是很能体会自家娘子那一挑眉的真意,便在她家娘子将身形撤回去后,又堵着车窗,斜睨着阿愁冷笑道:“如今阿愁姑娘可真是个大忙人,下了几回贴子都请不到人。也不知道姑娘是真忙,还是我们没那本事请动姑娘。”
如今阿愁的名声也算是渐渐传了出去,同时传出去的,还有她每天只接五单生意的规矩,以及她是李穆门下的消息。
于是,阿愁毫不犹豫地再次祭出她的“家主”来,对那车内之人行礼陪笑道:“小的就一手艺人,哪敢挑三捡四呀。我这也是身不由己,每天只能接那几单生意罢了,若是误了正事,只怕连那几单也不许我接呢。”
车内的少夫人看看她,故作体贴状地叹息道:“你也不容易。”说着,又轻轻往回撤了一点身形。
那牙尖嘴利的丫鬟立时再次领会到她家娘子这一动作的深意,便如连珠炮般教训着阿愁道:“你的难处是你的,可你既然入了这一行,就得有个入行的模样。我就再没听说城里哪个梳头娘会像你这样,给自己主顾立规矩的,你竟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