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3/4 页)
那匹马却便宜了赵允这小子。
长达两米的马身,健壮的体格,加上骠王专门从皇宫宝库里面找出来一副白色马鞍,郁闷,简直就是马中的王子,世界上千万匹大马的偶像,加上赵允身上的家传白色银甲,还有那枝同时从宝库里面抢出来的紫电银枪,当赵允走在天梦身边时,旁边那些人的目光全部集中到了他的身上,特别是那些皇宫里面的女官们眼中泛出的桃花,让天梦嫉妒非凡……
连绵十数里的大队人马在黄土高原上缓慢的前行,十日之后,大队才走出了一千两百里之远,抵达凤州,照这个速度,抵达雁关进入蜀地,至少也是半个月后的事情了,而前方传来消息,季安在昨日已经进入长安,发现长安内空无一物之后马上带人追了过来;而谍营传来的消息里面,季安和李斯已经彻底翻脸,不过由于各自领地里面的内乱,让他们不得不暂时按兵不动,各自收拾自己家里的乱局,而季安这次追来的人数也只有十五六万,其他的全被他派回山南道镇压内乱去了,为此,皇帝召开了出长安后第一次关于紧急军情和日后安排的会议,出席人员有皇太子李立,左丞相司马如,右丞相狄昊,骠王安庆,老将军黄忠,云天梦以及大大小小各路大臣将军……
天梦站在最末尾,没办法,谁叫他现在身无半职,只是以布衣之身代行军政之职而已。那些在长安被天梦指着鼻子大骂的朝臣将军们纷纷朝他投来鄙视的目光,大有玩死你小子的感觉,天梦却毫不在意的站在那里作恭敬状,他怕什么怕,反正现在十万军队全在他的手上,直接控制的军队多达八万,剩下的不过就是那些被从悠闲的地位上踢下来的贵族禁军而已,要战斗力没战斗力,要计谋没计谋,谁怕谁?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
在皇帝有气无力的声音中,爬了一地的人都站了起来,各自归位。接下来,皇帝叫那个李公公宣读了早就准备好的圣旨。
“奉天承运……天降大难于大唐……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骠王安庆万里救架,功德显著,赏……封为骠骑大将军……黄老将军劳苦功高……赏……封为振武公……车骑大将军……布衣云天梦……机敏睿智……赏黄金百两……封为子爵……平西大将军……”
诏书一出,众人皆惊,骠骑大将军、车骑大将军是军队之帅称,相当于现在的元帅之职,正一品上官员,可掌天下兵马,三万人以下部队调动不必上报兵部;而天梦的平西大将军,从一品下官员,这么高的职位让天梦也觉得兴奋不已……
只听皇帝缓缓道:“黄老将军即刻组建枢密院,统领天下兵马,和骠王一起出任左右枢密使,兵部以后只负责平时的训练等事务,领军作战之事,由枢密司全权负责!”
天梦一听之下傻了,枢密院是后来在宋朝才出现的东西,怎么跑到这来了,这个时空里面的宋朝也没这个玩意呀?
礼部尚书上前一步:“皇上,请问此枢密院位列几何?”
“枢密院分左右枢密使,名列九卿,参知政事,掌管全国军务……”
皇帝说了几句,便让尚书左丞司马如继续解释,一翻话听下来,让天梦汗颜不以。
三省之中,尚书、门下二省沦为中书省的下属机构,三省之制名存实亡;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行侍中事为首相,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行中书令事为次相,其他的从尚书郎等官职挂上参知政事一职为副相,实际上就是一正一副两丞相带了一大班的参谋班子,不过进入这里面的全部叫丞相而已;为了让三省合一后避免首相坐大,皇帝不光搞了这么多的副丞相在下面看他,还将御史台提升一级,独立朝廷之外,设御史中丞为首,属从一品上官员,监督政事,并在州县之上设御史,让十数人的御史台人数瞬间涨到了数百人之多,形成中央、州、县三级监察制度……
而枢密院独立其外,彻底将军政分离,中书省只能对局势拿出大概方略,具体实施则由枢密院说了算,如果中书省认为不妥,只有请皇帝召开政事堂会议,由皇帝主持,如此才可更改方略……
天梦在旁边冷汗直流,这皇帝还真不是盖的,记得当年在网上一大堆人突然兴致大发说要完善封建社会里面的皇权高度集中下的制度,当时提出的就是军、政、监察三分天下,相互影响,相互牵制,这样皇权会得到高度的集中,而当时的那个计划,大概也就是司马如说的这个东西……
从大唐的分封割据到现在这皇帝提出来的‘三权分立’,还真是进步神速,宛如从原始社会一下进入了封建社会一般,而且后面的一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