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页)
是著名大学城,弹丸之地集中了5所百年以上历史的名校,MIT则被公认为全美最好的理工类大学。
然而MIT的校园却以实用而并不美观著称,尽管有一批校舍是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还是有不少人抱怨它“像个工厂”,校舍就像车间厂房。校园里的大楼不像美国其他大学的惯例,冠以著名人物的姓名,而是只用冷冰冰、死板板的编号。但是MIT实事求是的校风,使公顷的校地上布满了理性与思维。
自由的学术气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使MIT产生了威廉·肖克利、保罗·塞缪尔森、罗伯特·索洛等众多的诺贝尔奖得主,也使MIT拥有了最好的管理分院、能源实验室和林肯实验室等这样一些优秀的科研机构。
学校共有近1000位教授,1∶10的低师生比例确保了这么多优秀学生都能得到第一流的指导。学校聘请的教授都是在各自领域的佼佼者,11位在职教授还曾被授予过诺贝尔奖。在MIT的历史上,总共有55位校友和教授曾获此殊荣,其中就有在2001年获和平奖的现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1994年获经济学奖的约翰·纳什。
MIT的学生都是来自世界各国最优秀的理科人才。全校现有近4000名本科生和6000名研究生,其中大约1/4是来自108个国家的外国学生。
最强项是科技
MIT毫不讳言地称自己为一所“科技学校”。“尽管这里人文和社会科学科目也不错,但我们的强荐确实是科学。”学生们到这里来是因为他们对科学感兴趣。
这里所有的科学系都出类拔萃,走在全国大学科技的前端。电子工程和电脑科学是全美国公认的第一。生物医学工程、化学工程、机械工程、物理,以及规模不大的航空系和天文系都是声誉极高的专业,医学科技、生物工程都是该领域的领袖。不过,总的来说,纯科学的领域所受欢迎的程度比不上工程和电脑科学领域。
麻省理工与哈佛
谈到MIT,人们就习惯于将它与哈佛大学相比,这并非只因为二者相距甚近,更主要的是哈佛的名气也非一般所能比。多年来,两所学校间的竞争从未中止过。
1870年,哈佛曾企图兼并麻省理工,此后又作了多次努力,但终未如愿,其原因未见有人考证,但美国有句俗话说:“麻理的学生不会读,哈佛的学生不能算。”
由此可见,二者特色相距甚远,一文一理,很难捏在一块儿。哈佛的学生个个自傲自信,从外表看,衣着考究,风度翩翩。而麻理的学生却相反。原因很简单:没有时间。在哈佛,学生们的最大困难是如何才能进来;在麻理,最使学生头疼的却是怎样才能出去。
校园生活
MIT依靠其在自然科学、工程学、建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以及管理学等方面的实力,致力于对学生进行科学和技术知识的教育,通过优秀的教育、研究和公共服务,来为社会做贡献。这一使命是通过创建者的远见卓识和后继者们“识时务者为俊杰”的办学理念以及理工与人文融通,博学与专精兼取,教学与实验并重的办学方针来实现的。
麻省理工学院(2)
学习、睡眠和朋友三者必舍其一
MIT的学生们在学习上下的苦功也是出了名的。“他们把我们赶得像驴子一样。”有学生抱怨说。麻理学生的负担重得吓人,在这儿学习被比喻为“从消防水管中找水喝”。要想毕业,必须拿满360学分,少1分也不成。例如,航天工程这门课,每周最少授课时数为14小时。课程如此之多,负担如此之大,迫使学生个个变成了“咖啡因摄取狂”。因为若不如此,就无法连续几天几夜在实验室操作或赶写论文。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很多学生一直到毕业也未曾跨过波士顿大桥一次。因此,学生们把呈深红和灰色的学校建筑喻之为“染满鲜血的混凝土”。
在枯燥的校园中,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下,一些学生情绪陷入低潮自是不难想见,他们对自己的学校也是爱恨交加。“我恨这个该死的地方”据说是MIT学生们最常说的一句话。校内男生们抱怨的另一件事就是女生太少。尽管校方每年都努力地针对女生宣传,吸引她们跨进本校,但MIT的男女比例仍是始终浮动在2∶1左右。
教授留的作业以多和难著称,有些课“难名昭著”。新生们在MIT第一年上的课都不打字母表示的成绩,只分等级:“通过”或“不通过”。校方这样规定,主要是为了放学生们一马,让他们能有足够时间来适应M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