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页)
身的素质也大不相同,相应出的做法也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差别。即使如此,中国家庭教育对孩子未来教育模式和教育方向缺乏远景性和阶段性,或者有了针对性没了方向性等等顾此失彼、朝令夕改的行为方式,是不用怀疑的。
1. 好孩子的定义
2. 未来的人才标准
3. 家庭教育的一贯性
4. 家长的支配意识
5. 孩子的自主意识
6. 尊重孩子的学习兴趣
7. 让孩子独立学习
8. 打造孩子的宏伟蓝图
第六章 家庭观念淡漠,孩子是家长最熟悉的陌生人
如果说以上五个方面更多是从孩子的幼年教育出发,那么以下五个方面则更多关注家长们对长大孩子的教育。随着孩子长大,分歧诞生的是,一方面孩子迅速成长,新环境和新朋友等人际关系不断确立和稳定,而另一方面是家长对孩子的陌生。经常不见面,见面后又只是不冷不淡地说几句客套话而已。最终,孩子成为家长们最熟悉的陌生人。熟悉的,是孩子的过去;陌生的,是孩子的精神和未来。
1. 从历史中走来
2. 静悄悄的变化
3. 课业的困窘
4. 品德缺陷的养成
5. 价值观念的扭曲
6. 心理孤独与情感封闭
7. 被破坏的亲情
8. 负面的楷模效应
9. 重拾亲情教育的法宝
第七章 未来定位模糊,孩子沦为家长实现未泯理想的工具
现在的家长,从帮孩子选小学开始,甚至不惜跑路子拖关系,再进重点中学,然后孩子考上大学了,回家问父母,我应该填报什么志愿啊?这就是中国的孩子。再过几天就要踏进大学校门了,还得回家问问父母要选择什么专业!此种后果,完全是中国式家庭教育的恶果:由孩子被动地听家长吩咐,逐渐深化,趋向同化,最后到向家长询问,终于沦为家长实现他们未泯理想的工具。
1. 家长的圆梦之旅
2. 梦想之间的差别
3. 爱的暴力
4. 新时代的拔苗助长
5. 创造力的毁灭
6. 信任孩子的选择
7. 针对天赋的正确开发
8. 让孩子的梦想腾飞
第八章 道德教育沦陷,家长和学校教育一起陷入超级空白
这个话题不妨和我们提倡的“*”结合起来,那样会更加精彩,也会更加显示出中国对于道德问题的无奈。在中国家庭教育里,最被重视的是智力因素,至于其他的德、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甚至连学校教育都是一纸超级空文,那又怎么去要求家长呢?小时候发的红奖状里写得清楚:该生在本学期之内,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绩优秀,特此奖励,以兹鼓励。但实际是什么?不过只是因为我的试卷被打了100分,仅此而已。
1。 乏德社会的尴尬
2。 谁在摧毁道德
3。 道德教育的双重空白
4。 孩子心理的双重性
5。 道德榜样的力量
6。 德育为智育之先
7。 精神层面的无条件关爱
8。 行之有效的正面引导
9。 自尊与他尊
10。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第九章 生活训练短缺,泛滥的物质支持掩盖教育观念不足
这与溺爱有关,但又不完全相同。如果说孩子从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会因家庭的不同而产生差异的话,那么当孩子长大成人,独自在外地念书时,近乎泛滥的物质支持就开始了。通常情况,孩子从小所接受的金钱等物质来源大概有以下几种:一是成绩达标后的“奖金”;二是帮父母买东西找回的零钱;三是家长每天给的饭钱和坐车费用;四是亲戚朋友给的奖励,特别是过年时的压岁钱;五是节假期间打的小零工。大体上的这些来源,却根本无法跟父母提供的物质支持相提并论。物质支持无可厚非,可一旦泛滥,被金钱左右头脑的人,行为往往是可怕的。
1。 孩子的畸形消费谁之过
2。 尴尬的理财教育
3。 孩子不良的消费行为和习惯从何而来
4。 中国学校的消费教育
5。 中国家庭的理财教育
6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