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第3/4 页)
没有一个是孬的潘贵妃在心里冷哼,那宋徽宗是咋回事你说不定将来也要歪掉,哼。虽然心里觉得不屑,潘贵妃却没有跟赵构争论,直接转移话题道:“听说高丽使者来朝贡,可是送了什么好东西来了”
四月初,高丽派遣使臣来进贡,以大宋向来眼高于顶的姿态,一般都是看不上这种落后贫穷的小国的。
果然赵构不屑道:“一个穷山恶水间的小国,能送些什么来”要不是高丽地处北边,跟金国女真人的老巢挨得很近,很有可能哪一天能用得上他们,赵构才不想理会这帮吸血鬼
大宋虽然半壁江山都被金国洗劫过了,但是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怎么说也比高丽富裕、发达得多文明是累积的过程啊,现在跟高丽恢复贸易往来,其实大宋得好的好处也并不多,说不定还是亏本生意,反而造成更大的负担。
这时代,高丽对宋输出的商品大约有:金、银、铜、人参、茯苓、松子、毛皮类、黄漆、硫磺、绫罗、苎布、麻布、马匹、鞍具、袍、褥、香油、文席、扇子、白纸、毛笔、墨等。
除了马匹之外,宋朝对高丽的商品输出其实并没有太大的优势,比如说瓷器。在唐代,大量越窑青瓷工匠被当作礼物押送至朝鲜半岛,至此,越窑的制瓷工艺也传到朝鲜半岛,使其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陶器向瓷器的转换,并开始了生产青瓷的历史。
高丽青瓷因釉色呈青绿色而得名,高丽青瓷与我国宋代的宋瓷相映成辉。宋人视高丽青瓷的釉色为“翡色”,并将高丽青瓷称为“高丽翡瓷”。其最大特点是釉色青翠亮丽,工艺精美,造型丰富多彩,“高丽翡瓷”与北宋四大官窑并称为“五大名瓷”,成为高丽出口换汇的名牌特产。
而北宋时又刚刚完成了另一项技术输出:宋与高丽建交之后,高丽王借口自己生病,向宋朝索要大量医生,宋神宗很慷慨得像个凯子一样,将国内的名医捆了三千个送给高丽,这些人迅建立起高丽的医学体系,他们也就是韩剧大长今里面那些名医的祖宗所以说高丽棒子能很自豪地说那是他们的什么韩医,由此可见中华民族从很久以前开始就哺育棒子和小日本两个白眼狼了。
在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产品无非就是丝绸、茶叶、瓷器。我们在汉代将丝绸技术输送给韩国,在唐代又完成了瓷器技术的输出高丽人不喜欢喝茶,所以宋人现在已没有优势技术可以输出了,相反,高丽瓷在国际市场上成了宋瓷的最强劲竞争对手,甚至反过来卖给中国教会了徒弟饿死师傅的典型。
所以宋人已经丧失了针对高丽的所有贸易优势,现在恢复贸易也只会带来巨额的贸易逆差,而马匹又属于战略物质,即使高丽也在限制向中国的输出,这么仔仔细细算下来,跟高丽往来一点好处都没有而且更让这个摇摇欲坠的帝国雪上加霜。
赵构不是个傻的,他那一帮各有神通的手下也更是聪明极了的,特别是对经济最为敏感的赵开,已经详细地把情况分析清楚上书给赵构了。赵构看完之后更郁闷了。
高丽这个小国,真的是名副其实的“小人”之国,对大宋并不是始终如一地“忠诚”的,经常半途换主子。虽然站在国与国的利益上看这种见风使舵的做法合乎情理,无非厚非;可站在自己国家的立场上看就真的觉得这个国家真的是太不可靠了。
公元960年,北宋王朝初建,高丽第一个官方使节向北宋“呈现方物”,开启了中朝之间的通商贸易往来。但是自辽国崛起,威胁大宋的地位后,朝鲜便停止了跟北宋的来往,转投辽国怀抱。直到辽国没落后,高丽才重新派遣使节来宋。
此后,在公元11世纪70年代始至12世纪前半叶这个时期,高丽对宋的“朝贡”显得特别积极,其因为一方面是经济上能“得厚利”,另一方面是吸收宋朝先进文化的需要:据高丽史记载,公元1058年高丽文宗“王欲于耽罗及灵岩,伐材造大船,将通于宋”,对此,“内史问下省”表示反对说:“国家结好北朝指辽,边无警急,民乐其生,以此保邦,上策也,况我国文物礼乐,兴行已久,商舶络绎,珍宝日至,其于中国指宋朝实无所资。”前者说明高丽与宋交通的原因,后者则说明了高丽与宋继续断交的理由;但可以明显看到,高丽向宋王朝积极“朝贡”的原因是在经济上、文化上能得到极大的利益。
而在当时,北宋愿意这样供养高丽,是想要结成联盟,以抵辽、金之压力。因此,宋政府对高丽使节给予相当的礼遇。如1070年高丽使者来了百十人来,其招待规格是跟西夏使节一样的,到了政和公元11111118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