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部分(第2/4 页)
,便立刻提道:“相公刚刚提起举主一事,我不免想说几句。原先制举乃是士子自荐,如今却审查严格,若是布衣,首先得经过当地官吏审查,然后又需公卿推荐,因为这一点,便让不少人知难而退。如今不少人得了官府凭文之后,便纷纷赴京来碰运气,但是,能够最终参加阁试的,只怕是十中无一,参加殿试的就更不必说了。”
科举本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制科也不过是在平常的途径之外又给考生多了一条路而已。但是,寻常考生又哪里认识什么朝廷公卿?
高俅沉吟片刻,不禁想到了自己眼下能用地人确实不多。”这样吧,伯纪你如今声名鹊起,将来一定会有人找你会文,你不妨看看,究竟是谁有真才实学。只要真的是德才兼备的人,我可以设法让朝廷公卿做他的举主!看来,我这府门也该开一开了。”
“相公如此贤明,我替那些士子在此多谢了!”李纲闻言大喜,起身深深一躬道,“那些士子数十年寒窗苦读,无不等待着这一天,相公此举,对他们不啻是莫大的恩德!”
“先别谢我,能否取中可不是我说了算!”高俅笑着摆摆手道,“到时我在门上给这些士子留一条路,给他们一个机会。对于他们而言,寻一条路子着实不易。”
手机小说网随时随地享受阅读的乐趣!
第五章 开空门迎俊杰才
距离开制举的旨意发布不过一个月的功夫,京城的客栈中便住满了各地上京碰运气的士子。尽管制举的要求极为严格,先要在秘阁进行一次阁试,过阁之后才是殿试。殿试的科目是策论一道,要求在一日时间内完成一篇三千字的策论,若是没有足够的才学,就是勉强过阁也是白搭,反而会引人笑话。然而,最难的却不是殿试,而是之前的公卿举荐。
仅仅是几日的功夫,坊间便多出了不少诗词文集,个个都是名不见经传的人物,无一例外是此次赴京参加制举的人。对于他们而言,径直到朝堂高官的门上去要求举荐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只能出此下策,然而即便如此,能够获得青睐的可能依旧很低,更何况,朝廷官员也能够参加制举,这又断送了他们不少希望。
此时,一座小酒馆内,几个士子模样的人便在那里低头喝闷酒,个个都是愁容满面。借着满腹酒意,他们彼此都发起了牢骚。
“听说了么,福建那里又要来好几个有名的士子?”
“这还用说么,福建这些年出的人物多了,前有吕相公,后有赵相公,此番还不知道怎么了得呢!”
“何止福建,还有江南,江南原本就安定,读书人又多,听说仅仅徐记客栈里就住了十几个。咳,这难得的制举机会,难道还会有人错过么?”
“唉,好容易取得了官府的官凭,可是公卿举荐这一条又该怎么办?挨门挨户地去送文章怕是行不通的,难道真的要花大本钱去印一些书册出来?那得要花多少钱?”
“有钱能使鬼推磨,制举不比三年一次的进士科,朝廷官员也能考,我们的机会原本就不大。只是,这到了眼前的机会,怎能让他落空?”
一帮人正在唉声叹气的当口。外头突然风风火火冲进一个人来,还未落座便大呼小叫道:“都什么时候了,你们还在这里喝酒!难道你们没有听说过么,今天早上有人成功把诗文投到高相公府上去了!听到这消息,有不少人都往太平桥那边去了,巷子是堵得严严实实!”
“什么?”一个书生满脸不可思议地站了起来,“你不是开玩笑吧,那高府的门禁何等森严。那些看门地会把诗文送进去?”
“无锡李伯纪你听说过吗?就是此番在江南帮着高相公做了不少事的!听说他前几日拜会高相公时,说是如今满城士子找不到一个举主,是以高相公派了几个得力的幕僚统管此事,只要投进去的卷子或是诗词合意的,便有机会受邀,届时便有可能受到推举′然听说高相公手头只有五个推举名额,而且已经用掉了两个,但是终究比没有强。再者,高相公在朝中人缘不错,若是真的能对了脾胃。指不定请哪位公卿代为推举呢?”
听到有这般好事。一帮士子登时轰动了,各自去准备文章,题写诗词。一时之间散得干干净净。要是不能趁早,说不定那名额就被别人占去了。
大宋每科取进士七八百人,比起唐朝一次录取十几人二十几人,而且还有特奏名制度,已经算是给了读书人很大的希望。然而,对于寻常士子来说,这仍然远远不够,毕竟,天下读书人何止千千万万,每年只不过数百人中第。满腹经纶者名落别山的也不知有多少※以,赵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