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部分(第2/4 页)
口气。不过,他想想还是补充了一番,“不过,百姓信明尊只是为了生计,和那些别有用心的人不同,所以不可一概而论。今后若是真的查实明尊教为邪教,还是应该将普通百姓和真正的教众有所甄别,也可以避免存在冤情。”
“唔,元镇说地很有道理。”高俅赞赏地看了赵鼎一眼,心中暗自点头。二十岁出头便能稳重至此,足可证明赵鼎是可用之才。这样看来,若是此次明尊教一事真能处理得好,自己也该上书朝廷举荐°起来,自从宗泽之后,自己似乎没有正儿八经地举荐一个人,横竖大宋朝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自己也不算违规。
正踌躇间,他突然想到了另一件事,犹豫片刻,最后还是决定对赵鼎交待两句:“元镇,既然明尊教的事是从你的地头上起的,那么有件事我便得嘱咐你。明尊教在东南一带传播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所以我早已让小七去查证此事。据他所言,明尊教似乎并不只是意图不轨,很可能还有其他企图,其中甚至有外力干涉※以,你倘若遇到这类事需要处理,不妨放长线钓大鱼,莫要为了立功而打草惊蛇,你明白么?”
赵鼎已是听得愣了,他原本以为自己是第一个注意到明尊教端倪的人,却想不到高俅早已派人在查,而且注意到了更深层次的东西。等到他领会了这番话,方才醒悟到另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刚刚高俅说查证此事的是燕青,那自己原本把他当作衙内岂不是大大地走眼?想到这里,他不由露出了几分尴尬,更是不知该说什么是好。
高俅却不知道赵鼎和燕青之间还有一段隐情,只以为他是在懊恼:
“元镇,少年得志原本是好事,你在大事小事上也从未疏忽过,这一次的事我也不过白嘱咐几句罢了。民变是大事,但倘若涉及敌国更是大事,两边都马虎不得。好了,你是余杭县尉,一县的事都靠你打理,用了饭便赶紧回去吧,别让百姓找不到你这个父母官!”
听高俅这么说,赵鼎自然连连点头,只是却不肯留下用饭,直到高俅沉下了脸他才答应了下来,心中自然还是有些窃喜的。寻常宴请暂不必说,但这等随意留客之举,往往只是在极为亲密的亲友之间盛行。
手机小说网随时随地享受阅读的乐趣!
第四十章 连暗示好事
自唐宋以来,士大夫便日益崇尚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宗旨,每日饮食力求翻新,五花八门的花样足以让前人砸舌。一顿家常便饭,冷热数十道只是寻常事,若是遇着宴请,那更是要让四五个厨子忙上整整一天,而其间浪费的钱粮往往可供普通人家过上一年半载。
身在世间,高俅自然不能免俗,在他看来,既然一分一厘都是自己赚的,那么,民以食为天,在吃上头多下点功夫也是人之常情。不过,他一向的习惯是吃不完的菜肴点心全部赏了家里的下人,而且是内外均得,没有什么厚此薄彼,由是自然是皆大欢喜。
酒醋白腰子、炒鹌子、烙润鸠子、湖鱼羹、田鸡串连高俅自己看到这一桌子菜肴,都感到没有下筷的地方,更不用说尚未在这上头用心的赵鼎了。
这其中也有一个缘故,自从高俅当日对妻子露出口风,为高蘅选夫婿这个话题不知为何便在府里渐渐传开了,久而久之见炙对赵鼎分外不同,那些下人便都把赵鼎当作了未来的佳婿。毕竟,高蘅是一直被高俅夫妇当作千金一般养在家里的,虽然是侄小姐,但将来出嫁必然是高俅亲自操办,因此厨房里的几个厨子厨娘一听说是留赵鼎用饭,立刻都使出了浑身解数巴结。
“这些家伙,听着风便是雨,巴结得也太过了!”
高俅情不自禁地笑骂了一句,便示意赵鼎坐下,这才对旁边的高升吩咐道:“你去厨房,每人赏五贯钱!不过,今后没有特别吩咐的全部按照常例,要是换了别人,还以为我是炫耀豪富!元镇以后都是常来的,让他们别把人给我吓跑了!”
赵鼎起初也被那一桌二十几个盘子吓了一跳,及至听出高俅话中有话←不由心中剧震←原本就是聪盟,所以才会在当初高俅随口一问之后立刻写信给母亲问讯,如今听高俅似乎有旧事重提的意思,一颗心自然而然地提了起来。
高俅摆手示意高升斟酒,又对赵鼎笑道:“原本只是留你用一顿便饭的,谁知他们竟用了这许多功夫。你回去后还要处理公事,酒便以三杯为限,如何?”
“多谢相公体谅!”赵鼎见高俅亲自递过杯子。连忙欠身双手接了,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我自幼丧父,全靠家母一力抚养,所以一向俭省惯了,刚才一看这架势着实一惊,让相公见笑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