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2/4 页)
呐,用不着这样吧。不就是邀请你出仕吗,怎么能感动成这样呢?
不过,陆风随即便恍然: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自古名士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啊。
所以,陆风便连忙扶起了张范,说道:“公益不可如此,希望公益能助我造福一方百姓。”
张范道:“主公所命,赴汤蹈火亦在所不辞。”
看着张范那激动的样子,陆风不由自主的在他的肩膀上重重的拍了一下,说了声“好”。
于是张范道:“主公等赶了一天的路,估计已经乏了,赶快去休息吧。范一会儿便收拾东西,遣散家人,明日便可与主公上路去并州。”
看着张范那坚定的样子,陆风不由得又说了一声“好”。
第二天一早,收拾妥当,陆风等人便开始了入并之旅。
走了一上午,终于到了洛阳附近的黄河渡口河内港。
看着浊流滚滚的黄河水,陆风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盗窃李白的那首《将进酒》,于是,陆风便转头对众人说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诸位,如今我等青春少壮,更应该把握好时光,建立一番功业呀。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愿我等共勉之。”
众人连忙称是。
来到了黄河岸边,陆风却不急着渡河,而是骑在马上望着官道,似乎在等着什么人。众人见陆风没有说话,也都不好寻问,只好都陪着陆风,盯着官道。
半晌过后,终于见一人一骑从远处跑来,那人一边打马,一边喊道:“子城少歇!子城少歇!”
等那人来到近前,众人一看,竟然是皇甫嵩之子皇甫立。
见皇甫立气喘吁吁的样子,陆风笑道:“子显兄果然是守信之人。”
皇甫立一边喘息,一边说道:“无奈啊,我——我可是偷着跑出来的。”
陆风道:“这也是没有办法之中的办法了。”
“没关系,我跑出来了,我父亲就无可奈何了。哈哈。”
一听皇甫立这么说,陆风无奈的说道:“希望令尊大人不要怪罪才好。”
“你放心,没事儿,我给父亲留了封书信,即使是要怪罪,家父也会只怪罪你一个人的,和我没有什么关系。”
“啊?子显兄啊,你这不是把我往火坑里推吗?”
“呵呵,没事儿,家父其实挺喜欢你的,就是放不下面子,才会不让我和你一起去并州。”
说完,皇甫立又到:“咱们快走,一会儿我父亲派人来追了。”
一看皇甫立那急忙急火的样子,陆风笑道:“放心,令尊不会派人来追。”
“真的?”见陆风信誓旦旦,皇甫立怀疑的问道。
“当然,一派人来追,令尊大人岂不是更没有面子?”
皇甫立笑道:“好你个陆子城,原来一切都在你的预料之中啊。”
原来,陆风曾和皇甫立有过约定,要一起去并州,结果,皇甫嵩却不同意。无奈,陆风便给皇甫立出主意,让皇甫立在陆风走后的第二天偷着跑出来,在黄河岸边相会。
“呵呵,雕虫小技而已,咱们过河吧。”
于是,一行人便过了黄河。
第三十四章 初见流民
更新时间2007…9…21 4:18:00 字数:2717
可刚到黄河对岸,陆风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是流民,是成千上万的流民。
面黄肌瘦,衣衫褴褛,扶老携幼,哀声遍野。
无奈,陆风只好回头看着陈宫,心想:“你拿个注意吧。”
陈宫道:“主公,这些流民就是去年被匈奴劫掠之民。因为国家给他们发的救济被官府克扣了,所以,他们才会一无所有的继续流浪。”
陆风心道:“这还用你说,我不知道呀?我要的是解决的办法!”
只听陈宫继续说道:“如今主公要么置之不理,要么设法安置。如果主公置之不理的话,这恐怕会影响到主公为官的声誉。可如果主公要设法安置的话,主公身为晋阳太守,自然就要把流民带到晋阳去,却不能安置在离此地较近的河内、河东和上党三郡。可此地离晋阳甚远,主公身上也没有余粮,这一路恐怕不易。”
听了陈宫的一番话,陆风心里犯难了:不安置这些流民吧,自己就落下了见死不救的臭名声;可要安置他们吧,自己现在还没有那么大的能力。想不到,这东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