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1/4 页)
。这为我们理解王渔洋,提供了一个角度。
当我们要达到某种事物,必须通过另一种方式、甚至可能是截然相反的方式的时候,确实是一种难言的悲哀。
王渔洋即属此类。他的寄情山水,实质上是一份轻松下的沉重选择。他始终徘徊在了自然与社会之间。王国维《人间词话》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王渔洋在〃入乎其内〃的同时,也做到了〃出乎其外〃。入世与出世在他身上是矛盾的,也是统一的。这样的处世哲学,让他避开了很多的算计和险机,同时也难免要陷入另一些误解和非议。
▲虹▲桥▲书▲吧▲BOOK。▲
第14节:浪漫弹指间(14)
王渔洋曾作过一首题为《盆鱼》的诗,诗中描写了草堂环境的幽静,鱼盆的精致清雅以及盆鱼色泽、形状之美。在渔洋看来,盆鱼是幸运的,可以〃远鲸鳄〃,可以避开渔人的围捕,够在清澈平静的盆水中逐虫戏草,优哉游哉。渔洋对盆鱼的赞美,反映出了他对平静、安逸、闲适的向往,理解这一点,不能忽略了他的身在官场的政治背静。而徐夜的一首《放鱼》,则表现出了与渔洋截然相反的观点:〃不识海天大,宁知瓯盂窄。谁知细小躯,已具江湖魄……〃在徐夜看来,鱼被养在盆中,致使其体魄细小,是莫大的悲哀,应当纵之江河湖海,使其适意遨游。这个不同的观点,与他们各自的处境是相关的。渔洋身处宦海,貌似自由实则危机四伏,故向往鱼盆的保护;而徐夜隐居山林,才华无施展之地,所以思慕更为宽广的施才之地。当这样的向往在现实中受阻,当受阻的向往退隐到了山水中的时候,该是一种怎样的情形呢?
〃朱夏辄复变,深绿日以肥。感彼生物勤,节侯曾不违。清晨荷锄出,田间人尚稀。观物适自然,时见朝鸠飞。不惜筋力疲,但恐坐食非。作劳有时息,高舂行来归。端坐抚素琴,可以理朝饥。〃这是徐夜的《初夏田园》。一个隐士的田园。在这样的一个清爽宜人的田园里,活动着一个荷锄劳作的诗人,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虽有饥劳之苦,却也有闲淡安适之感。我从他的明快中感受到了难言的沉重。他把渴望与无望都埋在心底,他相信山水是理解他的,也许是唯一能够真正理解他的东西了。他向山水倾诉,把渴盼化作赞美,把焦灼化为平和,外表越是平和,内心越是不平和。他在燃烧自己,他需要给自己一个交待。他心有不甘。这是草根的呼吸和守望。
四
我想说的是,王渔洋为文,选择的是〃神韵〃;徐夜的处世,其实也是一种〃神韵〃。他们之所以选择飘忽和无所指,是因为他们都有着自己的巨大的想法,他们在心里有着很明确的所指。我们更愿意以为的是,他们所选择的为文和处世的方式,都是作为一种策略而存在的。
策略仅仅是策略。当他们面对真诚的时候,常常体现出作为诗人的性情和可爱的一面。比如他们之间不合时宜的交往。徐夜是有复明想法的人,他一直在为这个想法而忙碌着。但王渔洋并不在乎这些,足见他的勇气与性情。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远不是因为与徐夜是什么外行兄弟。他们是精神上的同道者。徐夜的存在,对王渔洋是一种慰藉;徐夜所坚持的,甚至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也是王渔洋所向往着的。如果说,一个达官显宦与一介寒士结交尚不足奇的话,那么在清初那种民族情绪非常浓重的氛围中,一个视满清为仇寇的 〃半隐士〃,与一个备受清朝廷赏识、器重的贵官结为莫逆之交,似乎就有些不可思议了。以王渔洋的经验,他不会不知道与徐夜的交情会旁生出怎样的隐患。徐夜在他的心目中,是一个符号,一个不可言说的寄托。这是无法掩饰的,虽然他一生都在掩饰。
关于〃半隐士〃的遭遇,我想多说几句。姜太公得封为齐君以后,要杀齐国的〃半隐士〃华士。他不臣天子,不友诸侯,请他三次又不出山,这便使〃半隐士〃出身的姜太公动了杀心。姜太公深知〃半隐士〃的利害,加上他初到齐国,旧有的地方势力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他决不容许这种不合作的作风养成。所以当周公吃惊地问他,你何以随便就要处决一个〃高士〃呢?他就说出了他的意见,认为假使像华土这种人也值得褒扬,那么我还要做齐国什么人的君王呢?再一个例子。战国末期,齐国派使臣到赵国去,赵国的女主赵威后在接见齐国大使的时候,还没有谈到正题,赵威后便问了几个有关齐国政治的问题,然后便说:〃于陵子仲尚存乎?是其